首页 专题 海南省妇女第七次代表大会

蔡葩:用心灵触摸南洋文化的碎片

  在那苍茫无垠的大海上,

  不知有多个夜晚无法入睡。

  闭上双眼,

  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疼痛,

  无论怎么疲惫怎样麻醉,

  前尘往事始终缠绕着我……

  岁月改变了我的容颜,

  我的内心也冲刷得荡然无存。

  然而记忆殿堂的某个角落,

  是乎还散落着几张泛黄的碎片……

  蔡葩,海南人,海南日报高级记者,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十多年来,蔡葩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致力于海南人文历史和南洋文化的挖掘,出版口述历史作品集《有多少优雅可以重现》《风从南洋来》以及专著《海南华侨与东南亚》(合著)。2005年12月6日,央视一套《半边天》栏目对蔡葩和书中人物进行采访,并以《抢救历史的女记者蔡葩》和《格格 美女 新娘》为题推出两期节目;2010年6月,央视10套《探索•发现》以《风从南洋来》为题,对蔡葩笔下的百年骑楼以及传奇家族进行报道,扩大了海口骑楼老街的对外影响力,她的写作被称为“找回南洋的开端”。

  她,避开那些文化时尚的喧哗,怀着热忱的心游走在海南的深巷老宅,进行一系列的人文调查,抢救那些已经模糊的时代记忆,作为一位记者,她坚信,真正的历史从来都不储藏在浩繁的卷帙中,而是刻录在人们揪心的回忆里。但回忆需要一个耐心而热切的倾听者,蔡葩就是这样一个人。对宏大历史叙事遮蔽下的个人命运的关怀,使她走上了与时间相逆的旅程。她以超出常人的热情,带着录音机和笔记本,出入于海口市的老街区和琼海、文昌、三亚、乐东、儋州等地的偏僻乡村,深入深巷老宅,遍访耆老遗民,抢救业已模糊的记忆,与遗忘作斗争,借助活口和泛黄发花的相片,借助自己的悟性和想像力,重现海南岛上旧日的阳光,和椰子树下迷离的阴影,让我们看到那些统计数字和全称判断背后的真相,看到一种更具人性的历史,特别是男权社会的变迁中女性家族的命运。在写作中,蔡葩女士投入的巨大的个人热情,几乎让作古的人开口说话,特别是涉及到人道主义灾难的时候,她的手和那些受害者紧紧地握在一起,愤慨之情难以掩抑。她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性格在书写中得到了充分的舒展。在她的笔下,良知成为审判历史的唯一法官,不论时势多么复杂险恶,人都必须以死来为自己的道德行为负责,逃避责任的人最终都得不到灵魂的安宁。看了她的书,让人想起自己遗忘了多少沉重的记忆,遗忘是一种怎样的罪过啊!她对自己的所做的一切,定义为 “不阿世,不迎俗,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荣辱定是非”。

  属于蔡葩的标签有很多:中国作协会员、资深媒体人、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口述历史工作者……可是,对于这个出生于书香之家的才女来说,那份对历史事实的热情关注、对人的命运的深切关怀、对生活着的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才是她身上最真实且明显的特点。因着这些信念,对海口骑楼老街的历史与南洋文化的挖掘与写作便成了蔡葩毅然担起的使命。

  对历史事实的热情关注

  海口骑楼老街记录了近现代海口的开放、动荡与发展,在近一个世纪的时光中见证了中原和海洋文明的交融,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可谓丰富多彩而又兼容并包。但今日的老街,经过历史的变迁和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她的容颜已改,昔日的芳华掩藏在历史的烟尘中。

  作为本地作家,同时又是《海南日报》的记者,蔡葩深深地被骑楼老街打动。在一次采访中,蔡葩以一个媒体人的敏感,直觉这是一条十分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老街,于是她执着地走进一间间“老字号”和老宅,拜会一个个历史老人,记录沧桑的老者,勾勒曾经的老街。

  在蔡葩的叙述里,“南洋”这个历史称谓曾是南中国好几代人命运转折的起点,也是他们人生起落的缘由。早期闯南洋的先辈在承受悲苦的同时,也以最强的意志、最大的坚持,在南洋打拼天下,学习现代的工商文明和先进知识与技能;从而树立起了新的精神品位,并前仆后继、孜孜以求去缔造全新的生活空间,为居住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回到母国建屋经商,开拓新的工商形态和新的文明。2009年与北京国子监、平遥古城等一起入选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海口骑楼,70%的资金来自华侨。

  蔡葩如鱼得水,她避开那些文化时尚的喧哗,怀着热忱的心游走在海南的深巷老宅,进行一系列的人文调查工作,抢救那些已经模糊的时代记忆。从2002年开始,在《海南日报》文化专栏“似水流年”中,从《海口名媛吴玉琴》《格格遗事》《文化大师陈序经》到《五层楼的海上旧梦》《繁花凋落黎明前》《何家大院》,蔡葩的文章充满了对现实的关切和历史感怀。从书写中不难发现,她的口述对象中几乎都有一个“南洋”身份。他们无论男女,年轻时候几乎都闯过南洋,都与南洋有着一段难以割舍的生命经历。

  2005年,蔡葩的第一部口述历史作品《有多少优雅可以重现》出版,蔡葩尝试用自己的情感和忠实的记录,再现那段业已被淹没的人与事。口述者清晰的记忆,配以私家珍藏的民国老照片,让这些文章一经见报就引起读者强烈的反响。

  《有多少优雅可以重现》出版后,读者这样评价:这部书可以有很多读法,然而决不仅仅只表达了优雅。人们从中读出了-读出了世事的沧桑,读出来历史的公正。当无为和虚幻的散尽时,历史的真实就如老树苍劲的纹理,赫然浮现,清晰如昨……

  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老街已经老去,当年行走在骑楼里的年轻人也都变成了白发老人,蔡葩用她的真诚,让这些老人讲述出这里曾经的繁华与喧嚣。

  2000年12月,一个雨天,经多方寻访,蔡葩在海口和平南建山里一座低矮平房里,见到96岁高龄的清末格格爱新觉罗•恒容。

  根据格格的口述,蔡葩找来《爱新觉罗家族全书》四卷本,并且跟爱新觉罗家族的研究专家进行联系探讨,同时对照格格保存的家谱,力求自己写出的文章符合历史事实。在蔡葩的整理与写作中,爱新觉罗•恒容的完整身世慢慢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格格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924年,已经被赶出宫的恒容格格正好16岁,因机缘经宋庆龄和朋友的介绍,她认识了生于海南文昌、时任孙中山总统府中文秘书的林树椿,二人结为终身伴侣。此后,恒容格格改名赵秀英,于1926年4月,18岁的恒容格格跟着丈夫林树椿回了文昌老家,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恒容格格已经86岁了,才第一次离开海南岛,回到北京,她梦里不知回过多少次的故乡。

  格格的丈夫林树椿,字轩甫,在孙中山总统府任中文秘书时孙中山曾赠送一副对联给他:道因时以立,事惟公乃成。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去世后,林树椿离开了总统府,但是无论世事如何更替,孙中山的珍贵遗墨一直跟随着林树椿,也一直被格格完好保存着。

  蔡葩的着眼点也从这副孙中山的亲笔对联入手,认真查证历史资料,寻找文献支持,借此走进了清末民初那段历史。

  在蔡葩的笔下,她关注的是格格的命运射出的中国近百年来的大历史变迁。在格格的少女时代,就遇上了中国“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她从一个皇宫格格到一个平民百姓的巨大落差,都不曾摧毁她作为一个历史见证者的信念,作为一位母亲的淡定与坚强。

  蔡葩将这一个口述历史题材挖出历史的纵深,将百年来中国大历史的深厚背景与人物命运的曲折传奇相结合,将这个人物和自己所生活的海南相联系。而为了让真实的格格自然呈现,蔡葩先后做了两年时间的访谈。两年间,她和格格一家变成真正的朋友。

  蔡葩多年的记者生涯,给她的口述历史工作提供了便利,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走进深宅老院,走进遥远寂寞的侨乡,触摸活生生的历史,访问一个个历史老人。

  这些老人的个人命运和家族命运的迂回曲折,让蔡葩感慨万千。她说,何达启的命运浓缩了海口的殖民史、战争史、南洋史和革命史。

  蔡葩说,行走在今天的侨乡海南,你不难感受到南洋文化对这片热土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双向的,互动的,南洋文化与海南文化的碰撞与融汇,产生了独具魅力的海岛文明。”

  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除了在资料里面、故纸堆里面寻找,还要寻找跟着骑楼一起长大、一起衰落,然后又一起重新过上新生活的这一批人。蔡葩在想,“作为一个晚辈,我很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老人是经历者,但他们有些时候也迷糊:有些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发生?”

  蔡葩从他们身上得到很多启发和感动,对人类命运深切同情,对被宏大历史遮蔽下的个人命运的关注,让她走进和时间相逆的旅途,追寻历史的足迹,挖掘存储在老人们心灵深处的活历史。

  对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

  去年9月,时为《海南日报》主任记者的蔡葩,作为海南省委宣传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千人计划”一员被委派到海师文学院进行授课,从此她的身上又多了一个授业者——教师的身份。她在新闻传播系开辟了一门“新闻传播与口述历史”的课程,将自身的这份抢救历史的经历与对故乡热爱、难舍的情怀传播给每一个学生。

  今年4月9日晚,蔡葩走上了北大的讲坛。在两个小时的演讲中、在北方这三尺大的讲坛上,她以“口述历史与南洋文化的挖掘和写作”为题,娓娓道来在海南这片遥远国土上默默奉献的历史先贤事迹以及推进历史进步的优秀琼侨功绩。

  蔡葩以海南先贤丘濬的历史功绩为引子开始了她的演讲。她说,丘濬是15世纪的明朝文渊阁大学士,他主张海运,主张开发海洋,是中国最早主张海洋开发的著名经济学家,朝中大臣。他出生于海南,也受教育于海南,在他24岁以前,他未曾离开过海南。等他在北京最高学府国子监任祭酒以后,人们觉得奇怪,一位来自孤岛、远离文化中心的他怎么能担任这样重要的角色、怎么会有这样不俗的表现呢?于是纷纷以疑惑的眼光来询问他。因为来问的人太多,他为了省去一一作答的麻烦,于他59岁那年,写了《南溟奇甸赋》一文,说明他有今日成就之理由。

  蔡葩富有激情与自信的开场白立即吸引了听众的目光。

  讲台上,蔡葩与北大师生分享多年来自己从事口述历史工作时遇到的难忘故事,其中包含了曾经的商人、格格、名媛、诗人等风云人物,也涵盖了大街小巷乡里乡村的普通人。她的赤诚与执着的表达,感动并鼓励着学生一同参与到口述历史这项琐碎而又充满感动的活动中来。

  “蔡老师给我们的教学注入激情和爱心,让我们师生如沐春风,如行山荫道上,美不胜收,目不暇接!”演讲结束后,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北大东南亚学研究中心主任包茂红教授这样评价这位来自远方的客人。

  蔡葩还收到一条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海南籍学子陈博凯发的短信 :“有幸亲聆您的讲座,既对熟悉的乡音感到难得的亲切,又感佩于老师不计较蝇头小利和一时得失的气质,以及在保持独立判断力的同时,又对被采访者充满体贴和温情的工作态度……”这条长达几百字的短信中还说道,他从蔡葩的讲座中受益颇丰,期待今后能深度开掘更多海南地方历史与文化,为地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推广贡献力量。

  在蔡葩看来,做口述历史其实是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较量。因为人的生命等不起。目前海南从事口述历史的人员有限,她希望有条件的年轻人从事口述历史工作,为时代留下一部部信史。

  在蔡葩的笔下,旧时海口和逝去的人物仿佛“活”了。精确而生动的描写,沉潜而丰沛的抒情,我们仿佛也回到昔日,对那些人物产生向往、同情,进而对历史发生思考,思考中有一缕淡淡的惆怅,不易挥去。

  一条老街,一座骑楼,一段旧事,斜阳下的海口骑楼老街,让蔡葩魂牵梦萦,她用一种满含着深情、惋惜与反思的心情,复活一个个体生命在这个世界的遭逢际遇。她的文字,没有华美的辞藻、没有漂亮的修辞,只是平平实实地诉说一个个真实发生过的人生故事。她用这些文字呈现出对这个世界真相的独到感知,打动世人心。

  当前的海口骑楼老街经过重新修复、业态调整,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大变革。蔡葩仍然在一如既往地进行考察。如果说她曾经描写过的那些时代,因为种种缘由造成了很多人命运和遭际的苦难,那么她当前作为一个海南本土生长起来的文化研究者,她希望,她的发现和感知也许会深入到个体的命运皱褶里去,在挖出背后真相的同时,赋予了生长在这片热土上的海南人心灵深处的暖意。传递文化正面、温暖的情意。

  也许一生只有一次,

  也许一次改变一生。

  (撰稿:张茜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