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服务大厅 > 关注儿童 > 家长学校 > > 文章页

不要轻易成为孩子的“提款机”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5-08-26 11:34:00

  现在,很多父母都是孩子的“提款机”,尤其是正在读书的高中生、大学生,索要生活费就是他们与父母之间打电话的主要内容。

  “爸,我没钱了。”

  “要多少?”

  “五百吧,最好是一千。”

  “那我有时间就去给你办。”

  “今天下午你就给我汇吧,我一点钱都没有了。”

  就这样,父母们急急忙忙就去给孩子汇钱了,生怕孩子没钱吃饭会受饿,而孩子一挂电话就想着钱到了是去打游戏还是给女朋友买件新衣服。

  西方国家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是很早也是很全面的。三岁的孩子已经萌发了花钱的念头,他们脑中已经对钱有了初步的理解,因此三岁的孩子就可以接受经济意识教育了。外国的父母们在孩子三岁时要教孩子辨认钱币;四岁时让孩子使用金钱,教导孩子用钱买自己喜欢的零食或是文具;五岁时就会让孩子对钱有更深刻的认识,让孩子知道钱是一种劳动报酬;可以用劳动换到钱币,所以会让孩子“跑腿”,让孩子赚赚“跑腿费”;八九岁时会教孩子看价格标签,让他们考虑自己的购买力;到了十岁,外国孩子一般都有了自己的银行账户。初中高中时孩子会在空闲时间当服务员,做兼职赚取自己的零花钱,他们的大学学费通常都是自己从小储蓄的。像沃伦·巴菲特这种出色的商人基本上都是在十几岁就赚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这样一比较,我们就知道中国父母在一些方面的不足了。孩子在四岁到十岁这段时间,外国孩子对金钱的意识是深化发展的,而中国孩子十岁时对金钱的认识还停留在四岁时的认识上,只知道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甚至大学毕业前都是这个认识。

  在金钱这个问题上,我觉得中国的父母的观念很偏颇。整个社会和家庭对金钱总是抱着十分谨慎的心态,认为过早让孩子接触金钱将会腐蚀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变得势利,满身铜臭味。因此,父母们都是背着孩子谈工资、说开销、说金钱。其实,父母们把钱藏得越深,孩子们对金钱就越好奇。

  大部分家长只会给孩子零花钱,但是从来不会教孩子如何支配使用金钱。稍有点远见的家长会给孩子开一个储蓄账户,把孩子大量的压岁钱、零花钱储存起来,防止孩子乱花钱。但是,中国父母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了。而连这些都做不到的父母,便成了孩子的“提款机”。现在我们是有钱给他提,倘若日后我们没有钱了,或是孩子没有赚钱能力,他就可能去偷、去抢提款机了。(信息来源:《孩子的竞争力,父母教最好》·全国网上家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