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服务大厅 > 关注儿童 > 家长学校 > > 文章页

自由与自制相平衡的家庭教育最有利于孩子成长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20-09-02 16:23:36

  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最有利于孩子成长?多位心理学家的研究有一个共同发现,即权威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成长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显然,这是证明自由与自制相平衡的教育模式最有利于孩子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教授曾经对北京200多名孩子进行近20年的跟踪研究,每隔3、4年对这些孩子进行一次观察,形式包括对父母发调查问卷、摄像、录音等,最终发现了两大心理特征,他把它称做“两颗种子”,这“两颗种子”在孩子和大人身上都有体现。其中第一颗种子是做自己高兴做的事的心理,这颗种子的心理特征是主动性的、内在的、自发性的。人在这颗种子的作用下,做事情是高兴的、愉快的,舒适的。第二颗种子就是自我控制力,就是接受别人让自己做事情的心理。例如,遵守交通规则、晚上按时睡觉、白天按时上课,完成老师交给的家庭作业等。

  所谓“两颗种子”都发达的孩子,就是做事主动性和自我控制力都强的孩子。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儿童、青少年个性发展的方面,这两个心理维度即自我控制和人的主动性构成了人的完整人格。

  毫无疑问,家庭教育是对人影响最长久最丰富最深刻的教育,家规家训是家庭教育最具体最鲜明最本质的原则,而家风则是家庭教育效果最直接最生动最真实的体现。家庭教育的根本导向是价值观。无论是《孔子家语》《颜氏家训》《温公家范》,还是《朱子家训》和《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等等,都足以证明这一点。再如《三字经》和《弟子规》等蒙学读物,虽然不是某一家的家规家训,却因为传之广泛,也被千家万户所接受,作为家规家训的重要参照。即使到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根深叶茂,其中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如“仁、义、礼、智、信”等五常,如“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八德。甚至可以说,五常八德还是中华民族道德的基石。

  值得注意到的是,中国传统的家规家训偏重于自制力而忽视主动性的培养,这亟需要当代家庭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加以改进和引导。

  自1901年到现在,华人获诺贝尔奖的只有8人,其中获诺贝尔科学奖的6人;但犹太人获诺贝尔奖的人数超过240人,是世界各民族平均数的28倍,是华人获奖人数的40倍。

  能否获得诺贝尔奖,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高低,它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与文化。

  通过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其他高成就者的自传、传记的分析,心理学家发现,取得高水平成就需要的心理条件主要有:

  (1) 对自己感兴趣事物的巨大的内在兴趣和高度热情;

  (2) 不可阻止的、自发的学习行为;

  (3) 强烈的成长动机(超越、巅峰动机);

  (4) 反潮流精神;

  (5) 独立性、创造性、求新求异性;

  (6) 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坚韧精神。

  从我国的文化传统角度分析,儒家文化对上面六条中的前五条都是不支持、不提倡的,只有第六条符合我国文化,“头悬梁,锥刺骨”“十年寒窗苦”“滴水穿石”是我们民族一贯提倡的。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可以得出的最重要的启示,就是自由与规则结合是最好的教育。研究发现,民主权威型家庭的孩子成才率最高,其根本特点就是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教育专家蒋佩蓉以开车为例讲得最为准确形象:主动性是油门踏板,自我控制力是煞车脚踏板。缺乏任何一个踏板就不能开车,而且开了车会有生命危险。

  何为主动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1790---1866)在其名著《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认为,人的固有本质就是人的主动性。教育的最高目标或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使人达到自我完善。因此,教育最大的注意力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上。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1870---1852)认为,儿童的生命潜力是通过自发的冲动表现出来的。传统教育压抑儿童自发冲动,“儿童像被钉子固定的蝴蝶标本”。真正的科学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给学生以自由,即允许儿童按其本性个别地、自发地表现。允许儿童自由活动,这是实施新教育的第一步。在自由活动中,儿童体验到自己的力量,这正是激励他们发展的最大动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呢?

  一、 要激发兴趣,培养主动性;

  二、 要敢于放手,培养自主性;

  三、 要鼓励探索,培养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