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服务大厅 > 家庭建设 > 文明家庭 > > 文章页

十年坚守!万宁农妇冯礼菊柔肩担重孝老爱亲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22-04-11 10:45:56

  “礼菊、礼菊……”深夜半梦半醒中,冯礼菊仿佛听到公公的呼喊,立即从床上坐了起来,准备起身去隔壁房子照顾重病的公公。

  “你干什么?”文明山一把抓住妻子的胳膊,“阿爸已经‘走’了,你赶快安心睡吧!”听到丈夫的声音,冯礼菊才从睡梦中完全清醒过来。3个月前,重病多年的公公安心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多年的照顾习惯让冯礼菊依然没有完全适应过来,在恍惚中条件反射般一次又一次想去照顾老人。

  在万宁市后安镇曲冲村,57岁的农村妇女冯礼菊在十年时间里全年无休地照顾因病卧床的公公婆婆,直到两位老人先后去世。如今,身患重病的大哥又成了冯礼菊照顾的重中之重,她用十年坚守和孝顺仁爱的信念,诠释了人间的亲情大爱。

 

  不眠之夜

  十年悉心照料维护公婆晚年尊严

  “我们农村人很少佩服别人,但妻子对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确实让我很感动,更让我这个当儿子的感觉很惭愧。”想起曾经的一幕幕经历,文明山忍不住向妻子竖起了大拇指。

  2020年的一天,长期卧病在床的公公文冬春又一次大小便失禁,丈夫文明山刚回到家,妻子冯礼菊喊他一起帮忙清理。“一走进父亲的房间,一股刺鼻的臭味扑面而来。”文明山当场打起了退堂鼓,但想到照顾生病的父亲是当儿子天经地义的义务,他强忍着生理上的难受,帮助妻子一起给老人收拾。但仅仅几分钟后,他忍不住跑出门吐了起来。冯礼菊却习以为常,面不改色换了好多盆水帮公公擦拭干净,垫上厚厚的纸张,又进进出出把房间收拾干净,让房间通风散气后才从容离开。

  这一次亲身经历让文明山至今记忆犹新,也深深理解了妻子的艰辛和不易,“只有不到一米五的身高,没想到她那么瘦小的身体,能迸发出这么大的能量,十年如一日地把爸妈照顾得这么好,她自己却没睡过一个好觉。”

  事情要从2011年那个夏天说起,80多岁的婆婆文亚銮身体一直都不好,患有哮喘,病重时需要住院治疗,过一阵子,婆婆病重就卧床不起了,丈夫又要去田间干活养家糊口,丈夫的其他兄弟姐妹各自有家庭分居在外,照顾婆婆的重担就压在冯礼菊一个人的肩上。2年后,在婆婆病逝后没几个月,公公文冬春不小心摔倒骨折,从此也只能卧病在床了。

    为了方便收拾,村里很多子女都会给因病卧床的老人穿尿不湿,可在冯礼菊家里, 2位老人卧床时不用尿不湿却是垫厚纸,“这就苦了礼菊了,她每天都要帮老人擦洗、收拾屋子无数遍。”提起这件事,二姐文荣菊十分感慨。

  原来公公婆婆一开始都不喜欢穿尿不湿觉得难受,就故意撕开尿不湿扔掉,排泄物也弄得床上一片狼藉。冯礼菊心疼老人,她就想了一个办法,在老人身下垫了厚纸张,并叮嘱老人“如果大小便了可以喊我”。

  如此,老人感到舒服了,但冯礼菊就需要经常收拾,老人一不注意,容易弄脏了床和衣服。那段时间,白天在给老人喂饭后,冯礼菊随后和丈夫去地里干活,但一小时左右,又赶回村里查看公公婆婆的情况,给老人喂水或是收拾,村民们经常一天里看到她无数次匆匆往返的身影。

  邻居八旬老人冯锦在村里散步时,偶尔会走到文冬春的屋里和他闲聊两句,让她吃惊的是,一间长期卧病在床的老人所住的屋子,竟没有一丝异味,这些年文冬春甚至也没长过褥疮,“后来一问才知道他媳妇礼菊每天都给他的屋子和床擦洗,给他擦洗好几次,照顾得特别好。”

  那十年里,每天凌晨4点多,冯礼菊就起床了,做好一家人的饭菜。老人吃的肉粥,单独用一个炉灶来煮。干农活,操持家务,照顾老人,每每忙碌到晚上十一点才能上床睡觉,此时的她精疲力尽,沾床就睡。

  可夜晚,冯礼菊睡得也不安稳。她所住的地方,就在公公所住房屋的隔壁,“我爸虽然年龄大了,但他的喊声真的中气十足,邻居们都能听到。”冯礼菊笑着回忆道。一听到公公喊她,冯礼菊立即惊醒,夜深人静时分,她匆匆地跑到隔壁屋子,“我渴了”“我尿了难受”“我饿了,想喝咖啡”……老人的要求各式各样,冯礼菊打起精神,帮老人收拾好之后,又给老人冲喜欢喝的咖啡,等老人安心睡下,她才能放心躺下休息。

  婆婆卧床2年、公公卧床8年,这10年来,冯礼菊晚上能睡一个安稳觉都是奢侈,身体也从挺拔变得佝偻。

 

  脾气温和

  好言好语对待公婆两次泪别老人

  “我也是为人儿媳的,讲心里话以前自家老人生病时也曾朝我发过火,我也忍不住回了两句,但是礼菊真的是一个没脾气的人,被骂了也不生气,还把家里3位病人照顾得那么好。”村民何海燕等多位村民谈起冯礼菊,真心觉得很敬佩。

  其实照顾小孩难,照顾瘫在床上的老人更是难上加难,常年卧病在床,老人有时也难免会控制不住发脾气。有一次公公心情不好忍不住说了冯礼菊两句,看她也不回答,还给他喂饭,越说越气,他就故意把饭吐出来,望着一床的饭和脏了的衣服,冯礼菊十分无奈,她又默默给老人换洗衣服擦干净了,“公公躺久了,有点脾气是正常的,我们作为子女的,不和病人计较。”

  冯礼菊给公公做过地瓜饭,但是老人不肯吃,她又琢磨着,给老人做他喜欢吃的鱼,把鱼刺挑出来,给老人端到床前。看着媳妇忙前忙后越加消瘦,文冬春其实内心很不好受。

  有时文冬春犹如困兽般烦躁,真的不想拖累孩子了,他曾忍不住朝冯礼菊大喊“你给我一点药,让我早点死吧”,这次冯礼菊没有再沉默,她轻轻回了一句“要不您给我一点药,让我去死”,一向闷葫芦一样打不还嘴骂不还口的媳妇,顶了自己一句,文冬春反而笑了,郁气也烟消云散,不禁也说了一句“你这媳妇是真的好”。

  “我爸就喜欢喊她去帮忙,不喜欢叫我们,可能也是因为她很细心脾气也好。我有时回家看我爸,给他买一些龙眼,他第一时间想的就是拿给礼菊先吃,其实老人心里也是心疼礼菊,觉得自己拖累了她。”二姐文荣菊觉得正是因为礼菊照顾这么好,爸妈才能安享晚年。

  10年来,冯礼菊一直是笑着照顾老人,从不当着老人的面说一声苦,可两次送别老人时,她最终还是哭了。在婆婆临终前住院的那个月,冯礼菊一直陪伴在身边照顾,“我给她喂水,她喝不下去,针水也打不进去了,让我带她回家。”在那间老屋里,冯礼菊给婆婆擦洗干净后,给婆婆换上了早已备好的新衣服。“阿侬呀,不要怕。”婆婆闭眼前,艰难地拍了拍冯礼菊的手,“妈,我不怕。”强忍着悲痛,最后冯礼菊和其他家人一起送走了婆婆。

  而公公走的几天前,平时能吃一碗饭的他,只能吃下半碗饭,冯礼菊十分担忧,一晚上都要起来数次去看看公公。有一天晚上,公公终于吃了一碗饭,冯礼菊还挺高兴的。“我爸临终前的晚上,她不放心,那天十一点去看我爸,十二点又去看我爸,直到凌晨两点多,听到我爸喊她,说肚子饿想喝咖啡,礼菊赶紧跑过去给他冲了一杯咖啡。”文明山回忆道。

  “我快不行了,为难你了,嫁到我们家。这么多年,一直陪着我们,也不发火。”临终前,老人断断续续地说,还摇了摇手,边说边流下了泪水。冯礼菊悲痛交加,踉踉跄跄地跑去隔壁通知丈夫和其他亲人。

  喝了咖啡之后,文冬春在凌晨三点就安心离开了,享年93岁。

 

  以身作则

  子女接力传递孝老爱亲

  冯礼菊育有三个孩子,女儿已出嫁,大儿子也已成家,两个儿子和父母住在一起,有时也给母亲搭把手。“我们自小看着母亲照顾爷爷奶奶,同时也照顾大伯,母亲常跟我们说,是人都会老,都会有走不动的那一天,我们是他们的亲人,更要照顾好老人。”冯礼菊的儿子文万运说,如果母亲没空,他和弟弟就帮忙给爷爷送饭,打扫卫生。

  走入冯礼菊公公婆婆所住的老屋,只见屋顶几根房梁上仍放着一张闲置的病床,这是冯礼菊一家商量好之后,在去年年初让儿子在网上给老人买的。因为担心爷爷滚下床,文万运就帮忙买了带护栏的可调整病床,他觉得床上的中空设计还方便老人排泄,那样爷爷会觉得舒服一点。

  照顾公婆理所应当,可还带着儿女一起帮忙照顾生病的大哥,冯礼菊一家的举动,再次成为村里的美谈。

  文明山的大哥文荣山今年67岁,因年轻时触电受伤哮喘病越发加重,一直都干不了重活,他是一名特困户,无妻无子,冯礼菊见大哥无经济来源,便叫上大哥一同吃饭,这一吃就是十几年。以前身体好的时候,文荣山还能自理,但是从去年起,文荣山的哮喘病越加严重,呼吸困难,讲两句话都要气喘不已,洗衣扫地都没力气干了,病重时往往需要住院治疗半个月,冯礼菊又主动把照顾文荣山衣食住行的活都揽了过来。

  “母亲这样照顾家里三位病人,这么多年也在悄悄影响我们。”文万运觉得,母亲就是他们的榜样。

  在大伯去县城医院住院期间,母亲还要照顾爷爷分身乏术,文万运和弟弟就主动提出轮流帮忙送饭,照顾大伯。每到冬天,文荣山感到十分冷容易病发睡不了觉,他只能一直坐着才能喘口气,“看到我哥这样,孩子们也很难受,他们就在网上给他买了一个制氧机和电热风扇,这样起码暖和一点,大哥能一边吸氧能睡一个安稳觉,还给他买了一些营养麦片,那样大哥肚子饿了也能冲来喝。”文荣菊每次回家探望父母,看到患病的父母和大哥身上的衣服干干净净,家里更是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她都十分感激。

  2021年中下旬,通过政府的危房改造政策,文荣山住进了新房,但是他的病越发加重,离不开制氧机。每一天,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冯礼菊如往常一样,端起两个不锈钢大碗,装上满满的肉、炒豆角等饭菜,端到文荣山的床前,接着就帮忙收拾。

  “我想给她一点钱做生活费,她不肯收,说都是一家人不要计较。”文荣山看着正在一旁忙着收拾屋子的弟妹,他十分动容地表示“这些年正是有弟弟和弟妹一家人的照顾,我和父母才活得更有盼头”。

  在曲冲村,谈起冯礼菊和她的家庭,村里的人无不被她的孝行感动,大家都称赞她是村里的好媳妇,村里有家庭纠纷时,总是以冯礼菊家的例子作为劝导,“他们夫妻俩照顾卧病在床的老人,又照顾大哥,还不计较得失,把家庭经营得和和睦睦,也为村民们树立了榜样,传递了正能量。” 村干部文学飞感慨地说。

 

  吃苦耐劳

  柔弱肩膀挑起生活重担

  一边照顾公婆和大哥,一边操持家务农活,冯礼菊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可这些辛苦在她看来并不算什么。

  原来冯礼菊娘家的姐妹多,从小她就帮父母干农活很能吃苦懂事也早,38年前她嫁到文家时,家里连一点积蓄都没有,最穷的时候,甚至没钱交电费,全家人只能点着蜡烛照明。有一次小孩突发病需要去市医院看病,她连20元都拿不出,找别人借还被拒了,“那时真恨自己呀,当妈的连孩子痛得打滚了,都没钱立即带孩子去看病。”

  这些经历,使得冯礼菊更想把日子过得更好。“那时候我们家种了10亩左右的瓜菜,白天的活干不完,有时凌晨一点多,妈妈和爸爸还在地里干活。”儿子文万运至今还记得,那时候家里没钱买三轮车,身高不到一米五的瘦小的母亲,常常天还没亮就出门,就用肩膀挑着五六十斤重的菜,和父亲分别挑着菜担走到4公里外的镇上去卖。

  有一次,眼看着五分钱一斤的菜心还剩大半没卖完,冯礼菊就想着挑菜去8公里远的大茂镇卖,而路途太远,加上肩膀太疼了,她忍痛花了3元租了一辆三轮车,“最后还是没卖完,我只好丢掉了那些菜,挑着空担子走回家了,那时又沮丧又累得想哭。”

  生活的磨难,并没压垮冯礼菊。她和丈夫多年来起早摸黑,依靠自己的努力存了一点钱,同时向家中亲朋好友借了20万元,终于在2011年建起了一栋两层小楼房。这些年,两人勤劳朴实、省吃俭用,一边照顾家中父母和大哥,一边支持3个儿女上学,如今已将全部债务还清。

  “要是没有她,我们这个家早就散了,一家八口,三个病人,三个小孩,是她在背后辛勤的付出,才换来我们这个家和睦美满。”丈夫文明山动容地说道。

  “苦点累点怕什么,这么多年的照顾自己都已经习惯了!我只想他们都好好活着,一直忙前忙后伺候着也心甘情愿,可惜天不遂人愿!”望着老人所住过的那间充满了无数回忆的屋子,曾经的一幕幕犹如在眼前,冯礼菊转过身擦拭着泪水。家门前的水利沟水流潺潺,仿佛寄托着她对亲人的无限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