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服务大厅 > 家庭建设 > 最美家庭 > > 文章页

2018年海南最美家庭事迹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20-02-28 15:04:07

2018年海南最美家庭事迹(148户)

海口市:(15户)

沈秋英

  沈秋英是一名语文高级教师,丈夫是琼山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已有30年教龄的他们,始终不忘初心,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兢兢业业。争先创优,获得了同行的赞赏。他们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与学生打成一片,私下学生都亲切地称呼他们为“英姐”“人哥”,他们最大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桃李满天下。

  两人从相识到结婚,如今已携手走过二十多年,从不红过脸,从不吵过架,互相宽容理解,互相关心照顾。当妻子生病住院时,丈夫不离不弃,一边工作,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到医院照顾妻子,为了给妻子增加营养,亲自熬汤给妻子喝。每天晚饭后,只要有时间,都会一起散步。周六、周日经常一起看电影,逛逛街。每到放长假,一家人就会到外地旅游,放放松,其乐融融,和谐友爱,是大家公认的和睦夫妻。

刘茜

  秀英大道51号望成小区的刘茜一家,只要小区人一提及,无人不知晓。爱人李海浪,二十多年前从树上摔下来,腿脚不便,瘫痪在床多年。丈夫瘫痪后卧床二十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她勇于担当,选择了照顾丈夫,不离不弃。20多年来,她一边坚持照顾丈夫,一边做清洁挣钱养家,一边还养育孩子长大,其有担当、重情义的精神感动了小区的居民,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生活的重任。

  家婆已有七十多岁高龄,腿脚痛,长期坐轮椅,行动不便,但做为媳妇的她从来没有怨言,从不对老人发脾气,而是默默地给老人换衣服,帮她洗脸、梳头、擦背、剪指甲、洗弄脏的衣裤。邻居们都说这个媳妇与新生女儿没区别。

何继芬

  海南昌茂花园学校退休教师何继芬的家庭是个名符其实的大家庭,有六兄妹,家庭成员31人。从祖辈开始就有严格的家规:不一定要大富大贵,但必须和睦相处,相互理解、包容、携手共建和谐家庭。

  一家人耳闻目睹父母的良好言行:相敬如宾,同甘苦共患难,两老一辈子未红脸吵架,更未打架,邻里间乐善好施,留下了极好的口碑。遵循家规,我们六兄妹几十年如一日地和睦相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其乐融融,一家有难,五家支援。十二年前五弟突患肺癌,兄妹们各自经济都较困难,可大家倾其所能一天之内凑够六万元手术费,让五弟及时切除癌细胞,挽救回一条四十二岁之命,至今健康快乐地活着。

  父母在世时,子女们给他们营造了颐养晚年的良好氛围,做到善待老人,悉心照顾老人,热忱陪伴老人,每周末小聚,逢节大聚,想方设法逗老人开心,使老人笑在脸上,喜在心里。老爸逢人便自豪说这辈子最欣慰的是:子女们孝顺、团结。双老逝世于85岁、84岁,两人一辈子未住过医院,都是善终,给邻里留下了佳话。

苏晓玲

  苏晓玲是海口市琼山五小教师。她始终倡导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等积级向上的氛围,坚持百善孝为先原则要求自己,并由此来教育孩子。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作为儿女,夫妻俩学会感恩、以身作则,照顾好双方的父母亲。平时对长辈嘘寒问暖,关心她们的生活起居。公公婆婆生病了,在医院住院治疗期间,他们轮流守候在病床前;平日里,带着孩子和父母一起散步、聊天,节假日和父母一起庆祝,给女儿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女儿在写给爸爸的信中是这样说的“您总是悉习照顾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让我从中学到不少,您在我心里已经种下了孝道的种子。”

  他们不仅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妻子曾获得区市省演讲比赛 一、二等奖;身为警察的爱人全身心投入工作,保一方平安,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中国十大正义人物等多项殊荣,去年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刘盛福

  刘盛福工作于海口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夫妻俩自幼接受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教育,因此,他们特别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并把“勤俭持家、读书明理、正直善良、敢于担当”的家风家训落实到对孩子的教育上。

  注重孩子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培养,从不无原则地顺从和溺爱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都要求他自己处理和完成这个年龄所能做的事情,上小学时,孩子已经能够早晨自己按时起床洗漱、整理当天的学习和生活用具;上初中时已能独立做些简单的饭菜,并搞好自己的个人卫生。

  注重孩子人格培养。教育孩子明白读书不光增长知识,更能造就人格。生活中,他们常常与孩子一起探讨一些社会问题,使之逐渐明白是非和美丑,明白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社会责任,让“正直善良、敢于担当”等优秀传统美德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儿子耳濡目染这种家庭氛围,自幼便自立自强、品学兼优,从小学到中学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学习尖兵”,2018年还被华侨中学评为“新时期好少年”,在2018年高考中以综合分909分取得了海南省理科第四名的好成绩。

林观仙

  林观仙自1999年起,继承先父遗志,投身蜜蜂养殖事业。

  2013年成立以蜜蜂养殖为主的《海口绿蜂源种养专业合作社》,手把手指导12名社员掌握科学养蜂管理技能,帮助社员往各地销售蜂苗3000多箱,解决社员的销售难题,为社员树立养殖信心贡献自己的力量。2017年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前富帮后富”的政策,他以个人名义给帮扶对象王焕祥、王昌黄两户贫困户捐赠价值5000多元蜜蜂苗,并手把手全程免费技术跟踪指导他们养殖。在他的带动下,今年全镇20户贫困户每户都养殖蜜蜂并获得可观的收入,增产更要增收,给他们免费检测蜂蜜质量把好质量关,为了帮助他们销售蜂蜜,他主动向龙华区领导汇报今年的蜂蜜产量以及贫困户在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年帮助贫困户增收3万多块钱。

  他本着“天道酬勤,人道酬善,商道酬信,业道酬精”的原则,勤恳做事,善良做人,诚信经营,精益求精,深得得客户及村民好评和认可。

钟茱莘

  钟茱莘是龙华区新坡镇仁里村委会养豪村农民,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前,丈夫和家公相继离世,留下她和69岁的婆婆以及14岁的儿子相依为命,家中仅有的2亩农田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三代人的重担全都压在她瘦弱的肩上。

  很多次,她都觉得日子快要过不下去了,可是,看着年迈的婆婆,年幼的孩子,要强的钟茱莘打起了精神。因自己患有甲状腺瘤和胃炎,不宜干强度过大的活,她所能做的也就只有打打零工,收入很不稳定。

  即便如此,钟茱莘也始终保持乐观,挑起家庭重担。她一直记住家公临终前的嘱咐,“人穷不可怕,就怕没骨气”。多年来,哪怕再苦再难,她也极少向亲戚朋友求助,从未向村委会申请低保等政策,她觉得还有比她家更贫困的家庭需要帮助。

  2016年,她被列为精准扶贫户,并收获了政府送来的“脱贫套餐”:3头黄牛、50只小鸡、800颗佛手瓜种子;2000元教育帮扶资金;新农合补贴;3万元入股海南十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每期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开播,她都会早早去占第一排的位置,认真学习扶贫知识,铆足干劲脱贫。经过政府的帮扶和自己的努力,2017年,钟茱莘根据市场情况出售黄牛,实现收入5300元,还收到了入股分红收入3000元。

  摘下了“贫困帽”。2018年钟茱莘自立自强的先进事迹被省委李军副书记指示作为全省勤劳致富先进典型。

孙泰丰

  海口市下坎社区42号的廖燕玉家庭,夫妻相敬相爱,遵纪守法,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创建“平安家庭”示范户的活动中树立了榜样,成为当地家庭的楷模。

  他与妻子廖燕玉组建家庭29年来,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妻子廖燕玉作为龙华区滨江街道下坎社区妇女小组长,积极参与社区换届选举工作,积极配合下坎社区“双创”工作,带领周围居民做好周边卫生,参与社区卫生劳动;她和邻里的关系相处的也非常好,每当谁家有困难,她都热心帮助,尽自己所能为她们解决矛盾。

陈元梅

  陈元梅一家,居住在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演南村委会上美学村。

  在村里,陈元梅不仅细心照顾村里困难老人,和邻里之间的关系也相处的很好,每当谁家有困难,她都能热心帮助,为她们解决问题,邻里非常敬重她;在家中,她和姊妹之间更是无话不说,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关心,遇事有商量,相处得很融洽,村民们夸称陈元梅家是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陈元梅一家注重法律法规和安全防范措施的学习。平时最关注电视里的法制栏目,积极参加镇、村组织的各类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学习安全防范技能,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并将学来的知识技能向邻居们传授,带领左邻右里一起维护周边环境的稳定和谐。平时,最关注电视里的法制栏目,积极参加镇、村组织的各类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并积极将学来的知识技能向邻居们传授,带领左邻右里一起维护周边环境的稳定和谐。

陈明元

  陈明元现任海口市琼山区滨江街道武装部部长,十余年的武装工作中,始终认真履行职责,心系国防。

  爱岗敬业,心系国防。他深受“琼崖革命精神”的熏陶,在转业问题上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到组织最需要的地方去,从一名武装干事做起,在琼山区红旗镇一干就是十年。始终坚持“一线工作法”,爬山坡越河流,深入田间地头,走遍百姓村落,用双脚丈量工作的足迹,从一名“大陆汉”成为红旗镇上的“海南通”。

  把好征兵关。每逢“征兵季”,深入应征青年家中与应征青年谈心、查缺补漏,确保输送合格兵员,受到了琼山区人武部及上级军事机关的一致好评。爱人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同心同德情系征兵,谱写了军功章里有你的功劳的赞歌。

  心系群众。2014年“威马逊”台风期间,他带领着红旗镇的民兵队伍,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冒着强风暴雨,上堤坝下村庄转移辖区地势低洼地段群众,保证了人民群众财产不受损失,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不管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区,在十余年的武装工作中,本人始终保持严苛的工作态度,为国防事业奉献青春热血。

黄变

  作为军嫂,选择海军就是选择了孤独和担当。2010年5月,刚刚结婚不到2个月的黄变,目送丈夫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进行为期196天的第六批护航行动,从那一天起,一个月、一周能打上一个电话就是生活的最大安慰。不光是聚少离多,生活的压力更是对军嫂的极限挑战,2014年威马逊台风正面袭击海口,在18级台风威力下,家庭的门窗依次吹飞,实木门断成两截,8个月身孕的黄变从卧室逃进卫生间,躲过了一劫。3天后,严冬请假赶回来救灾,但不到2天又接到海上维权任务,匆匆离去,距离预产期不过2个月的黄变挑起了重建家园的重任。2015年10月26日,是黄变小女儿出生的日子,那天晚上,黄变在羊水破了的情况下,独自驾车40分钟,赴医院将孩子生下。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但黄变始终默默支持着军人丈夫的事业。

于海秀

  身为中共琼山区纪委、区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的于海秀,把“做人要做老实、诚实、善良的人,多做好事,做清白的人”制定为家庭的家规、家训。并常用实际案例教育家人,如:与家人一起收看廉政宣传教育片,针对电视里节目演违纪违法问题,谈看法和感想,抓到各种可以教育的机遇教育孩子清清白白做人,做大度的人,不要占别人的小便宜。支持和鼓励孩子帮助他人,参与护鸟爱鸟等有意义的活动。

唐绪飞

  唐绪飞的家庭是一个和谐温馨幸福的四世同堂之家,上百岁的老奶奶,公公、婆婆、丈夫和一双健康聪明的儿女。夫妻和睦,爱老敬老,日常生活中,从不铺张浪费,米水用来浇花,洗衣服的水用桶装起来冲厕所,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注意节约用电用水,不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和一次性筷子,孩子的吃的零食,蛋糕,酸奶都是自己亲手制作,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家庭每个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的良好生活习惯。

李珠

  李珠是海口市美兰区白沙街道办事处白沙坊社区居委会副网格长,她与丈夫坚持正直做事,友善对待老人:平时对长辈嘘寒问暖,关心老人生活起居,总把好吃的菜往父母碗里夹,惦记给老人添置衣鞋,时常带孩子陪伴父母散步、聊天、出游,重大节日和父母一起庆祝。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坚持百善孝为先原则来要求自己,并由此来教育我的孩子。以身作则,学会感恩。

王爱月  

    王爱月是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建群村委会美梅村人。原是一名专职宝妈,丈夫长期无稳定工作,家庭月均收入2000多元,2016年被列入贫困户巩固提升户。

  2017年6月,在政府的关心和电商扶贫中心工作人员帮助下,她认真学习电商知识并开起了自己的微店,只要电商扶贫中心有培训,元论多忙她都会抽时间准时参加。经过一段时间的电商知识的学习,她学会操作电子商务技术,可以通多网上店铺销售自家种植的纯天然农作物,足不出户就可以销售自家产品。通过一年的努力,销售额已达到104000元,她每月能赚近3000元,成功脱掉了昔日“贫困户”的帽子。王爱月脱贫致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秀英区永兴扶贫先锋队第9队队长,帮助周边农户开微店,带领大家一同脱贫致富。

 

临高:(3户)

王梅花

  王梅花是临高县皇桐居委会妇联主席。身为人妻和人母的她,一直坚持着中国传统妇女的勤劳和节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照顾好家庭和孩子,打造温馨和谐的小家庭。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自觉维护居住区的公共卫生和公共利益。

林燕梅

  林燕梅是临高县南江村委会南江村村民。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家中老人,在当地传为佳话。

  2012年11月,八十高龄的家公因患膀胱结石动手术住院,林燕梅每天精心护理,既要为老人端屎端尿,喂汤喂药,又要照顾家里八十岁的婆婆和年幼的孩子,非常辛苦,直到老人出院,瘦了十几斤。

  2017年10月婆婆被狗咬伤,伤口太深,当地医院缺乏治疗条件,当时的林燕梅正在海口学习,听到情况后急忙请假赶回家,与丈夫一起将老人带到海口防疫站打针。因伤口发炎肿大,又是儿媳林燕梅连续十几天带老人打针,侍候吃药,清洗伤口,直到婆婆康复。诸如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她的孝心常常受到邻里的赞扬。  

孙丽娜

  孙丽娜皇桐镇中林村委会计生员兼妇联副主席,工作中勤勤恳恳,热心助人,深受镇村干部及当地百姓的认可和喜爱。2015年获得临高县优秀计生员称号,当选为临高县第十五届县人大代表。

  她响应镇党委政府的号召,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搞多种经营,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从2005年开始种养殖,至2017年,年纯收入近35万余元,建起了280 m2小洋房和一辆面包车。她致富不忘众乡亲,先后帮助和带动周边15名贫困妇女走上了致富道路,并在技术、资金、销售、信息等方面提供帮助,她将继续发展多种经济产业,当好种养植致富的带头人。

 

陵水:(5户)

董继俊

  陵水县椰林镇雷丰村的董继俊家庭,是温馨幸福的六口之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全家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热爱生活,乐于助人、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他们始终认为构建和谐家庭要做到“心中有爱、宽容体谅、互相体贴、孝敬长辈、关爱老人、言传身教”。2017年间,老母亲多次摔倒骨折,儿媳悉心照顾直至康复,从无怨言。

    2001年时,他家承包了一片荒地种植芒果树,在一家人的辛勤劳作下,三年后有了回报,也赢得了村民的口碑,印证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同年,其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2006年竞选为该村第二支部书记,为建设美丽乡村不懈奋斗。

陈海玲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

  陈海玲是陵水县南平中心校老师,早年离异,自己拉扯年幼的孩子及照顾年迈的双亲。按照农村的习俗,老人一般是跟着儿子生活,可是老人家不喜欢到大城市里去,更喜欢乡下生活。为了老人能安度晚年,她把自己的工作都安排在南平,为的是更方便照顾家中老人。如今老人家79岁高龄,身体一向不好,患有心脏病及三高,双腿患有骨质增生,常常痛的走不动,面对几乎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她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的照顾着,从无怨言,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

黄庆传

  黄庆传家住陵水县群英乡芬坡村委会祖连村,他的家是温馨幸福的三口之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在生活中,夫妻俩时常交流思想,取长补短,遇到困难互相开导,共同的生活经历使我们的心贴的更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当我们的意见不一致时,总是能够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和同事的羡慕和称赞。

卓召玲

  位于陵水县群英乡芬坡村委会祖连村的卓召玲家庭,是一个普通幸福的三口之家,自结婚以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

  卓召玲作为群英乡一名交通劝导员,他没有义薄云天的壮举,没有豪迈激昂的誓言,同其他劝导员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然而,正是在这平凡普通的工作中,他不辞辛苦、冒寒冷、顶酷暑,无怨无悔奔波在辖区的每条道路上,他常常告诫自己:群众之事竭力去做,艰苦之事尽力去做,细致之事过细去做,紧迫之事立即去做,个人之事抽空去做。他不仅工作中吃苦耐劳,而且始终把群众的需要当成自己的份内之事,时时处处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在学校上下学期间他经常帮助前来接送孩子的老人及儿童过马路。

  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不让丈夫因家务而分心,妻子胡亚梅承担起家中的大事小事,把家庭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

余晶光

  余晶光家住陵水县中山路111号。这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他们一家人遵纪守法、互相关爱,家庭和睦,乐于助人。

  热心公益,真心待人是该家庭的处世态度,邻居有需要帮忙时夫妻俩都热心帮助。2012年,海南文昌遭遇特大台风,许村庄受台风破坏经济损失重大,陵水县发起募捐活动,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共捐赠学生运动服230套,得到了当地群众和居委会的一直好评。

 

琼中(1户)

黄妹

  黄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家住上安乡南万村委会南流村。育有一个2岁的女儿,同时还抚养其二哥遗留的三个女儿。

  辞去优越工作 勇于担当家庭责任。2009年其二哥得了一场大病撒手人寰,嫂子撇下三个幼女改嫁他人,家中还有一个70来岁体弱多病的父亲,面对这样的家庭窘境,黄妹毅然辞去了优厚的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回到家乡承担起养育三个小侄女和照顾父亲的责任

  雪上加霜 当好母亲角色初心不变。不幸的是2012年,年迈的父亲即使有黄妹的悉心照顾,终归还是敌不过生老病死之旅,黄妹带着家人陪着老人在医院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一个春节。2015年12月,黄妹迎来了女儿的出生,她当好母亲的角色,同是将三个小侄女也视如已出,在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黄妹的感人事迹在上安乡广为传颂,凡是认识黄妹和听过她事迹的人,无不佩服她坚强的内心,无不感受到来自心理的巨大震撼,受到了上安乡父老乡亲的一致赞誉。

 

省直机关工委:(4户)

林春妹

  林春妹是海南省原帆船帆板队运动员,曾获得全国帆船锦标赛第五名。1996年却因关节出现莫名的疼痛被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痛导致全身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必须长期依靠药物治疗,她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被迫于1999年退役。

  十几年来,她饱受疾病折磨,时常整宿无法入眠,丈夫周文强就坐在床边,帮她按摩缓解疼痛,困了,就打个盹,再接着按,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这些年,对于丈夫而言,他可谓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爱,丈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用无言的爱撑起了这个家。每当她问起他,丈夫只淡淡的说:“因为你是我最亲最爱的人,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蒋雪花

  蒋雪花工作于省政务中心,她的家庭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其中有双方父母,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该家庭都始终保持浓厚的亲情。

  对待双方父母方面,他们不分彼此,共同赡养,一起照顾。2017年底,奶奶中风住院,年后在医院做脑瘤切除手术,他们轮流休假护理照顾,全程陪同;2014年,姐夫因病去世,留下困难的姐姐和两个十几岁的孩子,他们想方设法支援两个外甥读书;同期,丈夫的哥哥生病住院,他们鞍前马后,不但为哥哥改善病情想尽办法,还主动支持两个侄子读书

  十几年来,夫妻俩弘扬美德,互敬互爱,尊老爱幼,家庭和睦,深受邻里好评。

 

  2006年,彭志新、舒芳夫妇通过选调和招聘从湖南来到海南工作,12年来,二人顽强拼搏,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为我省审判和幼教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舒芳老师舍弃内地公办幼儿园园长职务来海南创业,从省机关幼儿园保育员、副班老师干起,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单位教学教研的中坚力量,如今已被海南省教育厅评选为省级幼儿园骨干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12年来,她顽强拼搏,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为我省幼教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海南法院“笔杆子”和中院专家级法官,丈夫彭志新无论工作在办公室文秘岗位,还是担任民二庭副庭长和研究室副主任,都是公认的“拼命三郎”。他笔耕不辍,累计为单位撰写各类综合材料530多篇,他公正司法,2011年以来累计主审案件429宗,无一错案。因工作突出,其先后多次被评为海南省法院系统优秀工作者,荣立个人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二次,嘉奖6次。

云惟星

  云惟星同志是一名光荣的海关缉私警察,工作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其扎实的工作作风、过硬的本领赢得了良好口碑,曾多次荣获嘉奖。

  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妻子的理解与支持。因为工作关系,他对妻子的陪伴时间屈指可数,相识之初,妻子在定安工作,纷着周末回海口能见上一面,而他则经常出差办案,一出去就是三四十天;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恰逢岳父又卧病在床,加上缉私局办公楼搬迁在即,妻子白天在医院陪护老人,而他这时又在西海岸项目现场推进施工,每天只有在下班后第一时间到医院轮换妻子回家休息时的空档才能说上句话;妻子怀胎十月直到生产的前一天,他几乎没有陪伴过妻子,但妻子都毫无怨言。

  妻子总是这样,用实际行动一直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着他的工作,把家庭照顾的细致入微,得到了身边同事、邻居伙伴的点赞。

 

琼海:(12户)

林立

  林立与妻子均为琼海市彬村山华侨经济区第十三居民小组职工,牵手相伴近十年来,家庭和睦,勤劳致富。

  2007年,林立和妻子林春香结婚后,面临分家,两人共同建立起一个新的家庭,新成立的家庭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只有一间瓦屋,一张床,一张饭桌和一个衣柜,生活也仅靠几百株胡椒维持。夫妇俩化压力为动力,他们借助农场改革的春风,承包了8亩土地,利用生产上的收入扩大生产,种植胡椒达到2000株,逐渐形成规模种植示范户。2014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林立凭着其出色的经济头脑又发现了养猪致富的道路。他大胆的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投入养猪业,建起200平方的猪棚开始养猪。目前,该家庭除了农业种植收入以外,还成功养殖了11头母猪,年产肉猪200头。林立家庭成了当地人人家羡慕的致富家庭之一。

  饮水不忘思源,林立夫妇非常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多年来,林立家庭坚持参加公益活动。去年,带头捐款资助队里一名“白血病”幼儿,用行动诠释了文明和谐家庭。被琼海市授予2017年“最美家庭”。

陈瑞福

  作家冯骥才的小说《高女人与她的矮丈夫》描写的故事放在陈瑞福与他的妻子李梅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李梅是重庆妹子,身材高,长相好,外人都说他俩不般配,而李梅却看上了陈瑞福的真诚与善良与学问,大学毕业后,毅然随陈瑞福远嫁到海南。两人自2007年结婚至今,互敬互爱,家庭和睦,深得左邻右舍的赞扬。

  琴瑟和鸣也让两人在事业上携手进步。工作兢业之余,陈瑞福致力于琼海文化强市建设,发起创立琼海博鳌书社,并成功承办新时代故事汇——”红色阳江”及“传承非遗文化”活动;先后出版长篇小说《非常爱》、诗集《陪着时光慢慢变老》,创作了《你我同行 共创文明》《永远的红色娘子军》《美丽新博鳌》《美好新海南》等歌曲,被授予2016—2017年度“琼海市优秀人才”。

  李梅,职嘉积中学海桂学校的教学骨干,2014年获琼海市市委、市政府颁发“最突出贡献教师”奖、琼海市教育局颁发“2014年高考优秀指导教师”。陈瑞福、李梅家庭,2018年被评为“海南省文明家庭”。

蔡小玉

  蔡小玉是琼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多年来,夫妻俩尚俭廉洁,相互包容、勤俭持家,在单位内和朋友圈中,有口皆碑。

  工作中,夫妻俩时刻互相提醒:不利用职权办私事和搞特殊化,做到相互不插手工作决策,不利用职权办私事和搞特殊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严把“权力关”,“金钱关”,“亲情关”,认认真真工作,清清白白做人。

  生活中,他们从不铺张浪费。作为父母,他们时常教导女儿:“虽然爸爸妈妈可以给你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但是勤俭节约是中华的优良传统,一定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平时要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穿着大方简洁,不乱用零花钱;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滴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2016年被琼海市“最美家庭”。

舒红城

  他来自红色故乡——江西南昌,200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毅然投入到蓝色税收事业,他就是琼海市国税局第六分局副局长舒红城,一位出生在红色故乡,成长在蓝色税收战线普普通通的税务干部。

  竭尽全力,将父母带在身边尽孝道。为了工作,他在远离家乡的琼海成家立业。工作后,为了照顾好父母,不管是租房还是买房,他都一直将父母带在身边。他经常陪父母散步锻炼,周末带父母去周边乡镇散心,帮他们逐步融入这个城市。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父母已经把琼海当做了第二故乡。

  全心全意,支持妻子的学业和事业。在妻子准备考研及读研的那几年,为了让妻子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他主动承担家务,为妻子及全家人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他的鼓励下,妻子2013年顺利考上硕士研究生,并在2016年顺利毕业。后来,妻子被组织安排到乡镇任职,他便鼓励妻子说:“这是组织对你的信任,没关系,家里有我在”。

  尽心尽责,努力成为工作中的一名“标兵”。他忠诚党的事业,敢于创新,对待工作有比较独特的主张和见解,工作7年以来,年度考核均为优秀等次,被海南省国税局嘉奖4次,授予三等功2次,在2015年被授予“海南国税系统文明创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也是全省国税系统为数不多的“岗位能手”、“巡视人才库人员”以及“兼职教师”。

李家全

  李家全是琼海市会山镇沐塘村委会东排组的村民,是地地道道的苗家人。他是一名普通党员,也是一名村干部,在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抓好环境卫生整治、苗族文化挖掘和传承等方面都是不遗余力的。

  他在特色苗寨建设过程中紧紧抓住商机,依托苗味和苗药开起了加脑村第一家苗家乐和苗家茶屋,他家的苗家乐名声在外,一到节假日就得提前预定,有时候甚至“一桌难求”。

  他不仅带头增收致富,还帮助本地年轻人就业。在李家全的影响和带动下,村里现在已陆续开了共五家苗家乐,村里的苗家特产店在他的指导下已初具规模,村里的就业困难户在他的帮助下找到工作,外出务工的一部分年轻人在他的感召下也纷纷回村参与民宿建设、苗族竞技体验、导游服务等工作,带动了一批苗胞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李家全也因此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

林敏

  林敏是嘉积镇东区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她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基层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10多年,她和她的家庭曾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五好家庭”等称号。

  提起她,居委会的老老少少都称赞她是个“好社区书记”、“热心大姐”。

  关心街坊邻里,全力做好社区工作。当前,创文巩卫工作是重中之重。为了做好工作,林敏穿梭在社区里,走遍辖区内各个角落,带领全体社区干部一起整治环境卫生,做到发现问题、立即解决问题,坚守一线加班加点是常态,“亲力亲为、抓实抓细”的精神感动了社区居民,带动了居民群众一起共建共享美好环境。在社区里,居民家里发生纠纷,她也亲自上门做“和事佬”。前不久,有户家庭婆媳闹矛盾,林敏得知后,立马与社区妇联主席上门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反复复地讲“家和万事兴、敬老爱小全家福”的道理。有时居民经济上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也都尽全力给予帮助。

  关爱弱势群体,带头开展志愿活动。林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热心公益事业,积极义务献血,至今累计献血4000CC。每逢佳节林敏都会带领社区干部一起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关爱老人、关爱残疾人”、慰问困难党员等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向弱势群体送温暖。

许宇洲

  许宇洲是琼海市嘉积镇先锋第五居民组的退休教师。他的家庭是一个平凡而幸福的家庭。夫妻俩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形成了“真诚待人. 和睦相处. 互敬互爱”文明家风。

  助人为乐、邻里和谐.。从孩子们小时候起,许宇洲经常身体力行带着孩子们一起义务打扫村里的道路,修理村道的路灯等等,经常带她们探望帮扶村里的五保户,逢年过节对他们嘘寒问暖,送上食物。

  关爱家人、家庭和睦. 许宇洲退休后回到村里,和妻子一起,互敬互爱,勤俭持家,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建设家园,养鸡、种菜、种花,努力打造绿水青山的最美家园。他们的养生口号是:花果为伴、种养为乐!

  言传身教、育子有方,许宇洲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在粮食供给紧张的困难时期,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省出钱来保证让孩子有书读。大女儿许志美,识大局顾大家,一起供三个弟弟妹妹完成大学学业,并走上各行各服务社会。大儿子毕业于海南医学院,现在美国工作;小儿子许志越,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目前是香港一家上市金融公司的董事兼总经理;小女儿许志群,现在广州工作。如今,孙子孙女们也都学有所成,孙子许伦博于2010年被保送上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后又被保送到美国名校UCLA读研究生,并成为谷歌公司的四级软件工程师,项目组负责人。

刘艳

  军人的家,是一个有着特殊情感和故事的载体,军人的妻,是对军人无私奉献、感伤离别、翘首期盼、重逢惊喜的爱和责任的体现者。

  刘艳是琼海市地方公路管理站的一名职员。在学习工作上不甘落后,2013年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2014年考上海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2016年通过琼海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进入地方公路管理站工作。作为军嫂的刘艳,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在家庭里充当着多个角色:不仅是妻子,是母亲,更是挑起整个家庭担子的勇士。5岁上幼儿园的女儿曾子涵弹琴、画画、中国舞样样棒,但丈夫从未接送过孩子,没开过一次家长会,就连家中年迈的父母也都是刘艳一个人照顾着,但她毫无怨言。她常说:“我是一名普通的军嫂,把孩子教育好,父母、家庭照顾好,让丈夫安心为国家效力,苦点、累点都值得的”。有了妻子的默默支持,丈夫服役16年多次受到嘉奖和三等功,2014年参与马航MH370航班搜救行动;2015年至2016年,赴亚丁湾护航;2017年参加香港回归祖国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20周年庆祝活动,并作为解放军代表带领香港市民参观军舰和负责讲解。

  2016年,刘艳的家庭被部队评为“和谐家庭。

吴景浩

  吴景浩是琼海市中洞七村的优秀村组长,也是中洞村党支部的优秀党员。

  吴景浩出生于1951年,时农村家庭经济普遍比较困难,深知父母养育儿女所付出的千辛万苦,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平日里,他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不攀不比,尽心尽力尽责,让父母丰衣足食过晚年,两位老人离世时,都是90多岁高龄。

  身为村组长的他,多年来,他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民谋利,为民造福,建立和谐社会为己任在抓中洞村工作时,把尊老爱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他将自我奉献给村民,把爱用于温暖留守老人,平日里对村里的独居老人嘘寒问暖,关心照顾。这份与老年人特殊的亲情,特殊的友情,金钱买不来,全凭他一滴滴汗水苦出来,用自我的真心真意交换来。

  吴景浩不但孝敬老人,还乐于助人。谁家有了困难无论是经济,还是家庭纠纷他都主动帮忙解,街坊邻居只要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他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孝敬老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陈全

  陈全是南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心系百姓,扎实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为村民服务中去。妻子何爱花是本村巾帼致富带头人。

  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她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理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为了让丈夫不滥用权力,不迷失自己,清清白白为官,她建立起一般家庭更加纯朴和节俭的家风,牢固守护着自己家门。她常吹家庭廉洁风,常念家庭廉洁经,督促丈夫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外做到“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 

  夫妻俩吃苦耐劳,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用心经营,把个体橡胶收购生意搞得红红火火,颇有特色。夫妻俩致富不忘乡亲,他们关心养老事业,多次自掏腰包出资捐助,组建老人年健康活动;他们关心教育事业,为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 2007年初他赠与南星小学十套新课桌椅,2011年赠与一台立式空调。陈全助人为乐从来不问事情大小,当看到村里一困难户正为投保得资金来源发愁,他二话不说,掏出款项帮那一家人参加新农合投保。

  陈全在生活中平淡无奇,但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折射出一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在诠释着党员的先进性。

陈雄

  陈雄,万泉镇西河村委会村民,与妻子李先梅结婚三十多年来,不仅夫妻恩爱,勤劳致富,还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儿子陈权在父母的支持下,于2006年报名参军,报效祖国。

  在部队中,陈权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努力专研业务,努力成为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在部队的十一年中,由于工作突出,每年都得到“优秀士兵”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虽然陈权为自己不能在父母身边孝敬而感到愧疚,但作为一名士兵,陈权骄傲地说:“人民子弟兵的爱是大爱,我们爱自己的家,更爱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儿子成为一名共和国的忠诚卫士,夫妻俩感到很自豪,也很理解与支持。提起陈雄家庭,村里人都说该家庭是西河村的骄傲,值得大家学习。

王冬梅   

  王冬梅是琼海市中原镇三更村委会常树园村人,2005年与孙有权结为连理,现任三更村民委员会委员。

  她对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对上级交代的工作任务都能按时出色的完成,经常受到上级部门的表扬和奖励。2016年在村两委换届时,凭借着农村工作中群众的信任当选为该村村委会委员,同时继续担任村计生员工作。

  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俩互敬互爱,互相支持。他们一起到地里田间干活,发展自家种养业生产,是村里比较有带头作用的致富典型。妻子常常因村委会工作繁忙而不能接送小孩上下学和干家务活,丈夫就会及时的承担起这些工作,从来不会因为王冬梅的工作影响家庭生活而产生抱怨。该家庭给村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称得上是“夫妻和睦”的最美家庭。

 

公安边防:(8户)

向颖

  向颖,现为海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内科技术十级护师。2001年,从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向颖,放弃了去大医院的工作机会和舒适的工作环境,离开家乡来到海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参军入伍,从此她比其他医生多了“军人”这个神圣称号。

  2009年,向颖与丈夫龙武军结婚。龙武军是湖南省怀化市公安局一名警察,军人和警察的结合,注定着一场赴汤蹈火的守望,也注定着这个家庭悲欢离合的情长。两人隔海相望,聚少离多,风雨坚守。他们有一对儿女,儿子跟着丈夫在湖南上小学二年级,还在哺乳期的女儿由向颖带在身边,平日里两个孩子都由家里的老人照顾。丈夫整日忙碌,有时为了办理案件,一个月都难得回家见儿子,而妻子向颖只能在电话和视频里与儿子交流。10年,足以让人品味生活所有的味道,生活的味道,让前行者感受温暖,让坚守者看到希望,10年来他们携手走过风风雨雨,有过坎坷,误解,辛酸,痛苦,甚至放弃,但最终让两人坚持下来的是他们拥有的共同名字:人民警察。

熊辉

  情深是家庭的美满之钥、幸福之源。夫妻二人风雨同舟,从未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斗嘴,用一句句誓言诉说着无悔军婚,他们是亲戚同事心目中的模范夫妻。“学会理解和包容,进行换位思考,每一个人都不容易”,这是他们夫妻感悟最深的一句话。

  身为边防军人,很多人羡慕熊辉的工作,也羡慕他们的家庭。但是他们背后的艰辛却鲜为人知。喜结良缘后,夫妻俩聚少离多,为了丈夫的事业,妻子孔令丽只能选择无条件的支持,因为她知道自己丈夫是一名边防警察,明白丈夫肩上挑着的重担,作为军人的妻子,就要承受比普通人更多的困难、吃更多的苦,而这一切付出都是光荣的。正是妻子的默默支持和无私奉献,在家悉心照顾老人、孩子,让丈夫无后顾之忧、一心投入边防事业中。他们一家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中的一个, 但又是一个很不一般的家庭,因为这个家庭用自己的爱和奉献,诠释了当代军人家庭对国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期许。

朱照洁

  朱照洁省公安边防总队陵水支队新村港边防派出所副政治教导员,他的家庭是一个双军人家庭。

  在别人看来,双军人家庭或许有些神秘,或许有一些遥远,但在军人心中,那是一份荣誉,是对军人这个职业的理解和支持,是对幸福的坚守和对爱的执着,正是有着一样理想、一样的执着,朱照洁和石曼才走到了一起,组成了这个特殊的“家庭”。

  2016年4月,朱照洁与妻子石曼结婚后,夫妻恩爱、邻里和谐,生活工作两不误,爱情事业双丰收,在点滴中诠释真情。结婚后夫妻俩一直两地分居,家庭照顾的比较少,陪伴在妻子身边的时间也比较少。可令人欣慰的是同为军人的石曼总是理解、支持丈夫的工作,从无怨言。在事业上,两人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特别是在石曼的支持鼓励下,朱照洁多次总队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政治干部”“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共团干部”。在家庭生活中,他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孝敬老人教育子女,树立了军人家庭的良好形象。夫妻二人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肩负着大家和小家的双重责任,用坚定的信念和彼此间的包容,默默守护着万家灯火。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为孩子一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程灏的家庭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在他们的教育引导下,女儿程纳兰茁壮成长。

  作为母亲,她常常教育孩子,父亲是一名光荣的公安边防警察,希望孩子以父亲为榜样,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同学。受家庭的教育熏陶,女儿从小就乐于助人,讲规矩有礼貌,经常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和好评。

  江蓓特别注重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女儿虽然是家中的独生女,但她对孩子的要求特别严格,从不娇生惯养。在孩子上幼儿园前就要求自己穿衣吃饭,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毅力,慢慢地,孩子能够独立的管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江蓓在对待孩子的学习问题上,用她的话就是四个字“脚踏实地”,孩子的学校都是在家附近上的,没有盲目的让孩子到城市名校去,她教育孩子不要过多的看重分数,只要自己尽力了就好,让孩子明白每一次考试就是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一次检查。

在她的用心教育下,女儿学习兴趣浓厚,特别是对钢琴学习情有独钟,参加2017年新加坡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海南预选赛荣获二等奖、2018年第六届国籍青少年钢琴家比赛海南赛区1组和2组分别获得二等奖。

程相朝

  程相朝于2008年从地方大学入警到海南边防总队工作。妻子王国平,为了到海南和丈夫团聚,照顾家庭,她毅然放弃了大城市工作机会,坚定的跟随丈夫来到海南,用实际行动支持丈夫的工作。

  有人说:天下婆媳关系最难相处,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妻子王国平的言行对此作出了最好的回击。程相朝常年在部队无法回家,王国平带着孩子与婆婆朝夕相处,日常生活中她对婆婆尊敬有加,结婚至今婆婆红过脸。在特别是在婆婆子宫结石生病住院期间,她更是端水送饭嘘寒问暖,作为医生的她更是尽心尽力的服侍,帮助老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病痛期。婆婆逢人便夸儿媳贤惠勤劳、关系如同母女,家庭关系十分融洽。

  王国平不但是好妻子还是一位十分重视孩子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始终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尤其把孩子的德育放在第一位。身教胜于言传,王国平的一举一动,深深感染了孩子,使她懂得体恤父母的辛苦,专心学习、勤俭节约。

  他的家庭是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三口之家,夫妻双方相互扶持、孝老爱亲,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构筑爱的家庭。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李晶夫妇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也坚持当好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他们的教育培养下,儿子陈炫男健康茁壮成长。

  树榜样。李晶夫妇常常教育孩子父亲、母亲都是边防军人,希望孩子要以军人为榜样,尽可能地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同学。受家庭的教育熏陶,儿子从小就乐于助人,讲规矩礼貌,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许。

  言传身教。李晶夫妇都从事一线执勤工作,每日执勤时间在十八小时左右,日常陪伴女儿的时间很少。特别是在近两年的博鳌年会期间,李晶夫妇毅然将孩子送到外婆家照顾,两人便全身心投入安保中,用优异成绩完成了军人职责使命。父亲、母亲的影响下,儿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十分认真、踏实。

  培养引导李晶夫妇无论工作多忙碌,都不忘抓好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和独立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他们坚持给孩子读童话故事,并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要求孩子自己穿衣吃饭,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毅力。学校的老师们都称赞说:“这孩子教育的真好,爱学习又自立,人人喜欢人人爱”。

宋倩如

  宋倩如是省公安边防总队三亚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二科正营职检查员她拥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丈夫庄海胜是省公安边防总队凤凰边防检查站参谋长,作为双警的他们时常忙碌在边检执勤一线。

  她理解作为边防军人的不易,虽在同一屋檐下,但是特殊的工作性质让他们时常不着家,夫妻两默默地有个约定,无论工作多忙,留下一人照顾孩子,对于这对夫妻来说,生活中相互理解、工作中相互支持已经成为常态。2018年博鳌年会期间,繁重的勤务让丈夫坚守在一线岗位,看到丈夫忙碌的背影,她忘记工作的疲惫,主动揽下照顾孩子和打理家庭的琐事,从无怨言,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承担着教育儿子的责任。她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

  作为军人家庭的他们体会着不同的酸甜苦辣,也品味着军婚的特殊含义,但是他们从不后悔。她时常说道:“相识是一种缘分,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夫妻俩在事业上比翼双飞,在生活里携手同行,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他们用爱搭建起了幸福美满的家的港湾。

田丰宝

  这是一个温馨幸福的四口之家:他和爱人,还有一双儿女。

  2006年5月,田丰宝与妻子简姿美结婚。为了让田丰宝安心部队工作,同年10月,妻子简姿美主动提出把远在甘肃庄浪县农村、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的公公婆婆接到海南来生活,主动担起了养育儿女和照顾公婆的家庭重担。简姿美每天除了忙于单位工作之外,把其余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照顾公婆身上,家里无论是大事小事都不让丈夫操心,特别是对待两位老人如同自己父母一般。2017年,公公生病住院,她不分昼夜地精心照顾,病友都羡慕地说:“这是你的女儿吧,真孝顺。”

  简姿美一个人身兼妻子、母亲、儿媳等多重身份,却每个身份都十分出彩,邻居朋友们提到她总是赞不绝口。他们一家,不过是边防军人家庭中普普通通的一家,但却是棉布般,暖心而贴身,在平凡中散发着最质朴最不平淡的美。

 

白沙:(7户)

符娟

  符娟同志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有的只是全身心投入到环卫这一平凡的工作中,勤勤恳恳。她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每天凌晨四点半钟她就来到岗位上,经常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脚痛。在 “创卫”期间,她凭着多年的清扫经验,总是圆满地完成责任路段的清扫保洁任务。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汗水为白沙县“创卫”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多年以来,她脚踏实地、勤勤恳恳、默默奉献,以对环卫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不断进取、爱岗敬业的精神赢得了全体干部职工的信任,同时也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环卫工人赞歌。2013年9月,当得知县妇联开展关爱孤残儿童的公益慈善项目“恒爱行动”,符娟同志第一时间就来到办公室说自己也会织毛衣,就这样每年符娟同志都积极的参与到恒爱行动中,在工作之余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王梅珍

  王梅珍的家庭是一个平凡、幸福的家庭,全家人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尊老爱幼,热心助人。

  王梅珍作为村“两委”委员,每天起早贪黑,兢兢业业,乡政府工作人员对她的评价是“敬业、负责、积极、开朗、热情、善良”。她把村民当家人一般对待,经常抽空到孤寡老人、困境母亲、留守儿童家里探望他们,嘘寒问暖、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多年来默默地付出,她的背后一直有着家人理解、支持、鼓励和依靠,特别是 丈夫从无怨言,主动承担起家务活。

  2017年,翁村三组作为生态地质灾害村,全村44户需要搬迁至新址。有的农户不理解、不愿意搬迁,作为村“两委”中的一员,王梅珍挨家挨户不厌其烦地劝说、解释,甚至有村民破口大骂,发信息威胁她,作为一名普通的村妇女干部,她也感到害怕、委屈,丈夫和女儿们便鼓励她、安慰她,王梅珍说:“别看我平时工作中风风火火、一副女强人的样子,其实家人才是我工作中最坚强的支柱”。一家人商量后,决定带头搬至新址,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农户都同意搬迁。

符小芳

  符小芳,女,黎族,40岁,中共党员,白沙五里路有机茶的创始人,兼白沙村委会妇联副主席。符小芳出生于白沙县青松乡牙扩村,家境贫穷,1997年从农业职业中专毕业后选择了在家乡创业,先后种植过香蕉、橡胶、龙眼、荔枝和木薯等农作物,也学到了多种热带作物的栽培技术。白沙盛产绿茶,符小芳最终选择种植有机茶叶,并在实践中琢磨如何在原始种植的基础上,总结出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模式。2014年至今,五里路顺利取得了中国欧盟27国和美国的有机认证,成为海南第一个拿到欧盟有机认证的黎家茶园,荣获2项全国金奖。2016年7月五里路茶作为礼品赠给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周围农民纷纷都来取经,符小芳热心地传授技术,现有100多户贫困户在五里路茶园工作,在她的帮助下,村民们逐渐走向脱贫之路。2016年,符小芳被评为“白沙首届优秀实用人才”,当选为白沙县人大代表。在海南省第三十三期扶贫电视夜校上,向全省人民讲述有机茶创业史。

周世代

  周世代是金波乡金波居22队居民点一名普通胶工,他工作认真负责,诚实守信,得到了大家的好评,2017年当选为22队居民小组组长。

  他的家庭一贯提倡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形成了妯娌、兄弟之间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关爱的良好家风。凭着“远亲不如近邻”的理念,一家人善良好客,笑脸相迎,热情问候,关爱困难家庭,在邻里间有着很好的人缘。

羊冠风

  羊冠风的家庭是一个6口之家,其丈夫2013年因病去世,羊冠风便独自挑起家庭重担。

  做为媳妇,她尊重老人,孝敬父母。2014年,羊冠风家公中风,脑血管堵塞,家婆又患有高血压,尽管这样,她仍然对家庭不离不弃,一直用心照料着俩老,有时候公公或婆婆有一人病住院,羊冠风就想办法做到两头兼顾,尽管日子很苦很累,但羊冠风对老人从无怨言,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来看待,教育孩子万事孝为先,要好好孝敬爷爷奶奶,让他们安度晚年。

  做为母亲,她呵护子女,不离不弃。她坚持送家里三个孩子上学读书,一个初三,一个六年级,一个四年级。羊冠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但她深知只有学好知识和本领才能改变命运,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三个孩子上学读书,即使考不上大学也要去门技术,以后才能找份安定的工作。

  羊冠风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小事、点点滴滴的真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

吴金如

  吴金如家庭是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相敬相爱的家庭。结婚20多年来,夫妻俩相敬如宾,孝敬公婆,在家中勇抢挑重担,任劳任怨;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吴金如是一名司机,自己跑客运,每天往往返返来回跑,工作很辛苦,但始终热爱自己的工作。爱人在金波居委会工作,是一名中共党,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夫妻俩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不忘教育好子女,他们非常注重榜样的力量,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小教育孩子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夫妻俩常常利用节假日时间,与孩子们一起带上慰问品去看望家中老人,陪老人聊天,不让老人心中留下孤独和寂寞。此外,他们一家还非常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献爱心捐款、捐物活动”。

王裕祥

  该同志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38年,培养的学生不计其数,可谓桃李满天下。

  王裕祥老师一家勤勤恳恳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家庭和睦、孝敬父母。妻子高娟萍勤劳、节俭、贤慧,家里的4位老人临终前都是她在床前侍奉、守候,直到去世后的一切后事,她孝做得尽心尽力。

  王裕祥夫妇从小注重对孩子的教育,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懂得和睦邻里、尊老爱幼、勤奋好学、诚实守信,两个孩子也很争气。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成绩优良。女儿王会伶、儿子王春宏分别以优异成绩考入本科院校,如今已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夫妻俩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两人都是县老体协太极拳剑队的队员,他们每天坚持练习太极拳,妻子曾经在16年6月代表海南省老体协太极拳队参加在河南省焦作市举办的全国第四届太极拳锦标赛,获得集体项目优胜奖,个人项目优秀奖;王老师于17年8月代表白沙县老体协太极拳剑队参加海南省老体协举办的第十一届太极拳剑锦标赛,获得集体项目2个优胜奖,个人项目1个优秀奖。一家人的生活和和美美、平静幸福。

 

保亭县(8户)

黄玲

  黄玲,男,1973年出生,是一个地道勤劳肯干的黎家汉子,是什在二村的村小组副组长。在2010年至今当副组长的几年间,带领村民种植黄秋葵脱贫致富,多种途径发展家庭经济。

  2016年,镇政府引进港海高效农业有限公司,鼓励农户种植黄秋葵。群众对黄秋葵这种新品种能够带来多少收益存在质疑,没有多少人响应。黄玲作为一名党员,村小组的副组长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带头种植,并耐心向村民们宣传发动,打消大家的种植顾虑。在他的带领下,部分村民参与了黄秋葵的种植,并在当年都尝到了甜头。第二年,黄玲又带头扩大种植面积,让更多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在他的带领下纷纷走上了种植黄秋葵脱贫致富的路子。

  2018年,黄玲早已经脱贫,夫妻俩仍然发展多种经济,除了种植黄秋葵,还养猪、酿酒,并加入养羊合作社,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

黄儒平

  黄儒平 ,家住响水镇大本村委会什迎村,一家人勤劳质朴,深知勤劳创造财富的道理,通过勤劳拼搏,改善了家庭经济面貌。

  与那些充满“等、靠、要”思想的农户不同,黄儒平用自已勤劳的双手发展多种农业种养植,如:种植槟榔、橡胶、冬季瓜菜,养植山羊、淡水鱼等,并利用农闲时间,妻子管家,黄儒平外出做建筑短工。子女在他们这种以身示范、勤劳致富的家风教育下,都养成了积极肯干、勤俭持家的品质。次子虽然没有读很多书,但是初中毕业以后一直多方面学习技能,目前在大本村七仙驾校担任教练,年收入2万元以上。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黄儒平家庭已于2017年底脱贫。

  黄儒平一家在自身脱贫的同时不忘乡亲们,他主动把养植技术传授给其他的养殖户,帮助他们发展家庭经济,即使外出打短期工了主动带上其他村民,让大家多些工作的机会,增加家庭收入,改善家庭经济面貌。

陈运轩

  陈运轩家庭5口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几年前被纳入贫困户,一家五口住在仅有的两间30平米的旧瓦房。然而,夫妻俩不被困难所吓倒,依然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遵纪守法,做社会有用的人。

  2016年,妻子在家里种植1亩豆角,他外出在南茂农场果园帮老板打工。靠微薄的种植和务工收入供养孩子上学,生活很是困难。为了改变命运,陈运轩勤劳肯干、朴实善良的品格获得了老板信任,老板把果园承包给他种植。于是,他和妹夫两个人东拼西凑还是拿不出承包款。经过对口帮扶人的帮助,信贷了3万元作为创业本金,陈运轩顺利承包果园。在陈运轩的精心打理下,果园当年就拿回了承包款,并小有盈利。陈运轩家也在政府危房改造的政策扶持下,建了平房,顺利脱贫。

  2018年果园获得了大丰收,除去成本还盈利10万元左右。儿女们也不负众望陆续大学毕业,家庭生活在一家人的努力下越过越好。

符燕敏

  符燕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黎家妇女,今年38岁,婚后一直与公婆住在一起,对两位老人无微不至地照顾。

  符燕敏从小家境比较贫寒,丈夫家庭也比较贫穷。他们深知想要改善家庭条件,就得靠自己的双手,只有勤劳才能致富。因此,她在自家土地上种了1700棵橡胶、5000多株槟榔、400株椰子、230棵菠萝蜜、15亩益智、5亩香蕉以及反季节瓜菜等经济作物,同时还学会养羊,数量从45头养到100多头,家庭经济年收入20余万元。

  自己过上好日子不忘乡亲们,她与丈夫商量着要为乡亲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一起脱贫致富。每到农忙季节,她便用自家的耕田机、收割机帮助村民耕整土地、收割水稻,有时还到三亚、乐东等市县收割。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收入。

  在生活中符燕敏是一个贴心大姐,她与亲朋邻里友好相处,以诚待人。每当左邻右舍遇到急事,她都尽己所能。如:下雨时谁家的粮食还晒着她就主动帮忙收,谁家盖房子缺少人手她就主动帮忙做饭,喜忧事她总是忙前跑后,村民们无不竖起拇指夸奖。

吉应儒

  吉应儒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夫妻俩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和谐维家。尽管生活很困难,还是坚持送儿女上学,鼓励孩子认真学习,教育他们明白读书才是唯一出路。儿子是大一学

  三个子女上学期间,每年学费、生活费都要花好几万。夫妻俩起早贪黑种植瓜菜、卖粽子、酿酒,养植母猪母牛,争取多种经济创收维持生计以及供3个孩子上学。在他的影响下,孩子们特别刻苦学习,如今两个女儿已大学毕业工作,家里的负担减轻了许多,女儿打工可以供弟弟上学。

  在对待长辈方面,夫妻二人坚持正直做事,善对老人。对长辈嘘寒问暖,关心老人生活起居,经常给老人买菜、卖肉送过去。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孩子也从小就懂得帮父母分担家务,勤奋读书,努力工作。

石永轩

  50岁的石永轩与46岁的王嘉琳是新政镇毛文村人。他俩结婚13年来,夫妻恩爱,相处和睦,孝敬父母,对兄弟姐妹照顾有加。

  夫妻俩育有二儿一女。为了使孩子们健康成长,他们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受父母影响,子女礼貌懂事、健康活泼。目前,大儿子已大学毕业回乡创业;二儿子今年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小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保亭中学民族班。

  王嘉琳为人和善,乐于助人,是毛文村委会“两委”,村妇联主席。参加村委会工作8年,主要分管妇女工作。担任村妇联主席以来,她勤学业务知识,时刻铭记全心全意为妇女服务的宗旨,关心妇女群众生活,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绿色奖章”等光荣称号。丈夫石永轩在六弓乡政府上班,积极进取,踏实做人,诚恳做事,是全国劳动模范。

  夫妻俩与左邻右舍和睦团结,友好往来,哪家有困难,他们都主动伸手帮忙。他俩不但照顾好自家老人,还时常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王嘉琳常说:我是村干部,是村带头人,我要对的每个家庭负责,对村的第一个村负责。

谢琰

  谢琰是一名基层公务员,爱人邵成建,是一名人民海军军官,现服役于三亚市92730部队。

  2014年元旦,丈夫服从命令调派到南海舰队92730部队,她毅然决然放弃老家的律师职业,孤身一人来到海南考公务员。经过努力,最终被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编委办录取为科员。2015年,她怀孕了!十月怀胎是一个女人最幸福也是最需要体贴和呵护的时候,每次产检看着别的孕妇都有爱人和家人陪伴着,她也曾在心里偷偷流过眼泪。孩子的预产期要到了,她正沉浸在有爱人陪伴的喜悦中,突然,丈夫半夜接到部队通知,要求立刻返回有出海任务,她佯装无事帮他收拾行李,其实心里早已泪流不止。等到丈夫出海回来,孩子已经满月。

  步入婚姻殿堂的四年时间,她感受到军人家庭特殊的酸甜苦辣,也品味到军婚的意义,但是她从来没有后悔过。。

高俊

  高俊家庭5口人,有年迈的母亲,有上大学的女儿、念小学的儿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2016年之前,一家人挤在一间破旧的瓦房中,生活的窘迫让高俊压力很大。但高俊从未气馁,一直对生活充满希望,特别是大女儿已经上大学,他相信生活只会越变越好。2017年,高俊享受危房改造指标,一家住进了新房,房子解决了,这更加坚定了他勤劳致富的信心。

  虚心学习技术,增强劳动技能。虽然房子的问题解决了,但收入来源依然是难题,高俊家里种植三亩龙眼,但因缺少管理技术而不挂果,收成一直不好。后来,帮扶责任人联系了相关技术人员,手把手教他学习技术,今年龙眼收入有5万元。

  高俊尝到了种植甜头,看到了致富的希望。2017年,高俊听说种植白辣椒收益很可观,就尝试种植白辣椒,在此之前,这个品种在整个三弓村没人种植过,高俊就按照供苗技术人员的指导进行种植,由于管理得当,一个冬季下来,收入约5万元。在农闲时节,高俊积极外出务工,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日子一天天的好起来。

 

昌江县(2户)

鲁宁

  在昌化镇新城村,只要提起她,村里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嫁来这些年,她不辞劳苦,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公婆,用浓浓的爱,温暖着这个小小的家。鲁宁,一位普通的村民,在生活中,她处处关心他人、孝敬老人,科学教子,家庭关系和谐美满,是婆婆和丈夫甚至邻居们公认的好媳妇。多年如一日,她用心呵护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用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

  人们总认为:婆媳关系是天底下最难处理的。而她对婆婆的感情如同自己的亲生母亲,在外务工时,她舍不得给自己买时髦衣服,总惦记着先给家里老人添置新衣服,或是买水果、副食之类的东西。婆婆年迈身体多疾,她经常和婆婆沟通,让婆婆心情舒畅,只要婆婆有想法和要求,她都尽力满足,事事顺着。根据老人的喜好,合理安排饮食,荤素搭配,多做软食等,她时常观注老人的身体状况,按时进行检查,保证老人身体健康。

  鲁宁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她的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的精神。

何木联

  何木联婆婆现年81岁,年老体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吃药打针是经常的事。多年来,她与丈夫分工合作,照顾、关爱老人,想方设法护理好她。她负责婆婆的吃、喝、拉、撒,每天帮婆婆洗澡、洗衣服,尽最大的能力让婆婆吃好、睡好。2016年5月初,婆婆因病先后住进县中西医和省医学附属医院,经过治疗,病情好转出院。6月又因患有白内障到省附属医院动手术。不论婆婆在哪治病,她都悉心陪伴在身边照顾。多年来,老人总是见人就说,但胜似女儿,有她照顾得以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

 

澄迈县(10户)

张梅芳

  张梅芳是福山社区居委会福东队一名朴实的农村妇女,她的家庭是一个幸福之家,全家人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家庭和谐、热心助人。

  2013年,张梅芳夫妇听说种桑养蚕是个“短平快”项目,只要技术到位,收入总比其他产业来得快,于是在了解市场价格及桑蚕的发展前景后,决定加入临高琼纺公司,公司提供桑苗蚕苗与技术。目前,张梅芳夫妇种桑15亩,每月养蚕四箱,月收入六、七千元左右,2015年还被县评为“致富女能手”。她有着一股吃苦耐劳的精神,除了种桑养蚕外,还种植瓜菜,收入可观,从原先的瓦房,建成了两层的小洋房,生活也越来越有滋味。

  致富不忘饮水思源,张梅芳经常把帮助别人当成一种乐趣。看到别人有困难,总是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她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了种桑养蚕的致富道路,并不厌其烦地为乡亲传授技术,解决难题。

  致富也不忘节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她时常教导家人:“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她们一家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最美家庭的真正内涵。

韦桂玲

  韦桂玲是儒林村委会一个平凡的家庭,夫妻共育2个男孩,夫妻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生活俭朴,处处为孩子做榜样。

  夫妻俩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从小教育他们爱自己,爱他人,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身做则,提高自身素质。在教育过程中,他们坚持科学育儿,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减轻压力,放飞心情,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孩子们也没让夫妻俩失望,从小他们就努力学习,在校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 去年双双考上大学,而夫妻俩也被评为教子有方的“秀家长”。

梁选珍

  只要提起梁选珍家庭,石鼓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人都会流露出羡慕和佩服的眼神。

  这是一个令人称羡的六口之家,梁选珍的公公是一位九十二岁的老党员,由于老年得病,常年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母亲又体弱多病,家务重担落到了梁选珍身上,她每天除了料理家务,还要照料公公,帮他端屎、端尿、擦身洗背,从不让卧床多年的公公感到半点不适,她不怕苦,不怕累,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公公婆婆,从无怨言。在照顾好公婆的同时,还积极发展养殖业,年养鸡出栏量整万只,在村里起了致富带头作用。在子女教育方面,她注重孩子们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在她影响下,女儿学习出色,考上了本科院校学习。

  这就是梁选珍的家庭,一个孝老爱亲,科学教子,勤劳创业,邻里互助,相亲相爱,其乐融融的幸福大家庭。

潘清华

  潘清华于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到海南省澄迈县昆仑农场二十三队参加工作。工作期间,十五次被评为昆仑农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被评为农垦先进工作者。

  潘清华家庭遵纪守法,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拥护党的领导,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工作勤勤恳恳的,积极参与无暴力、无犯罪、无违法文明户宣传活动,努力令治安秩序良好,居民安居乐业。

  一家人和睦相处,从未出现矛盾冲突。在生活中,夫妻俩互敬互爱,相互体谅、相互包容;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他们时常交流工作体会,取长补短,遇到困难相互开导和帮助。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以德育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懂得做人的道理。

朱爱莲

  朱爱莲是澄迈县仁兴镇四联村委会下杨村人,她为人热心,助人为乐,深受村民们的喜爱。

  2015年下杨村村民陈昌文得了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其妻子是精神病患者,家里还有六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可想而知,照顾孩子成了他家的一大难题。朱爱莲得知此事后,便经常抽空去陈昌文家帮忙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等。2016年年底,陈昌文夫妇相继去世,抛下了六个年幼的孩子,最大的13岁,最小的才6岁。看着失去双亲的六个孩子,她心生怜悯,对孩子的关心更加的无微不至了。孩子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她担心营养跟不上,就经常自己掏腰包,买骨头熬粥给她们吃;小孩生病了,她就自己骑车带他们去看病,回来之后还细心的给他们喂药。逢年过节,总不忘记给他们买新衣服、新鞋子,还有米、油等生活日用品。

  朱爱莲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助人之所困,帮人之所需,用自己的行动传播着爱,传播着社会的温暖。她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王春花

  王春花家住澄迈县瑞溪镇山琼村委会上琼村,一家人遵纪守法,和睦相处。

  她丈夫经营一家鱼苗养殖专业合作社,工作特别忙,一切家务活儿及照顾老人、孩子的重担自然落到了她的身上,但她从无怨言,尽心尽力做好家务事,全心全意支持丈夫的事业,不给他留下后顾之忧。在家庭中,王春花是一名好媳妇(女儿)、好妻子、好妈妈。对于双方老人,她无论再忙,也要抽也时间并买上营养品前去探望,为老人端茶送饭,从未让老人家吃冷饭剩菜,不仅给老人家以生活上的关心、体贴,同时不忘给予精神上的慰藉,总是想办法哄老人家开心,让他们每天都过得快乐。无论多忙,她总要抽出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思想状况,重视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教他们学会做人、做事,要求他们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村里,她常常关心照顾孤寡老人,与邻里和睦相处,热心帮助他人,是村里公认的热心人。

符芳孟

  符芳孟现住加乐镇产坡村委会加夏村,继前辈的遗训,弘扬尊老爱幼、节俭持家,孝敬为先、尽人子之职,弘扬优良家风,启发后人,代代相传。

  符芳孟有二位堂伯父,均为五保户,大伯父晚年瘫痪、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一日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顾。符芳孟的两位哥哥都外出务工,照料老人的担子就落到了符芳孟一家,他们不仅要照顾自己的父母,还要照顾两位堂伯父。虽然堂伯父一直很愧疚,觉得自己拖累了符芳孟一家,但是符芳孟总是这样安慰老人家:只要我们都健健康康的,能够开开心心地在一起生活比什么都强,没有什么拖累不拖累的。

  就这样,符芳孟一家一直尽心尽力、无怨无悔地照顾着四位“父母”。

杨富生

  杨富生家住澄迈县和岭农场恒大路生星幼儿园。

  2003年,妻子王琳珍因改制从银行系统分流下岗,面对当时的境遇,看到队里许多年青力壮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妻子却因孩子小需要照顾而没有外出。由于场部幼儿园路程较远接送不便,于是选择将孩子留在家游玩。但是,对孩子的教育却成了大问题,王琳珍便萌生自己创业的想法。

  他们利用队里空置的仓库办起了和岭第一家私立幼儿园——生星幼儿园。2010年,他们投资200多万元在和岭农场场部恒大路建设了占地面积达1200多平方、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的新生星幼儿园,招生规模200多人。他们靠着勤劳的双手和对孩子们的满腔爱心,幼儿园渐渐地走上了正轨。幼儿园的创办不仅为自家经济创收奠定基础,更是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在2017年度幼儿园检查评比中,荣获“市县二级幼儿园”的称号,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也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认可和赞誉。夫妻俩还带头发展自营经济,种植橡胶1500多株,槟榔800多株,鼓励帮助职工群众发展种养业,解决生活难题。

  在风风雨雨的拼搏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努力付出,也得到了回报,事业发展越来越壮大。家庭生活越来越美满!

王安文

  王安文是澄迈县中兴镇加龙村委会加楚村人,中共党员,澄迈煜翔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妻子朱美珊,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工作,是一位很优秀的白衣天使。

  提起王安文家庭,认识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这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夫妻俩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当地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及“创业劳模”。

  王安文在妻子的支持下创办了澄迈煜翔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福橙、牛大力,发展农业养殖、观光旅游等,短短一年多就为国家纳税上万元。为了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他建立起“合作社+贫困户及农户”的经营方式,由于夫妻俩诚信经营,家庭收入翻番增长,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夫妻俩成为了该村的致富带头人,被当地县委县政府评为“创业示范户”和定“澄迈县鼓励和扶持返乡大学生自主创业示范基地”。为了扩大发展,合理使用土地,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计划将贫困户及农户橡胶园整合后继续合作种植牛大力,养殖梅花鹿有开发其它养殖场,努力开发自有专利,不断为公益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王录孙

  王录孙家住中兴镇中兴居委会多廉内村,夫妻俩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在孩子们小的时候,王录孙就教育他们,“德”是最重要的,并要求孩子们做到基本的道德规范,比如:与人为善,关心他人,诚信正直,热爱生活等等。

  王录孙在外打工,一个月回来一次,但是他对孩子们的要求从来不放松。每次回家,他都要了解孩子们学习与生活情况,表现较好的方面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就耐心引导教育,仔细分析原因,直到孩子们明白道理。特别是在英语学习方面,他要求孩子们每天心须肯诵单词,不断累记,积少成多。此外,王录孙还要求孩子们每天完成作业后,还要帮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做饭、洗碗、扫地。

  两个孩子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能自己管理好学习、生活,能够自律自约。如今,大儿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黄金部队的连长,小儿子也考上了东北林业大学。

  提起王录孙,街坊邻里都竖起大拇指夸赞,说他教子有方。

 

定安县(3户)

陈宁

  陈宁家住龙湖镇桐树村委会居丁村一队,是个六口之家,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家庭和睦、深受邻里的好评。 

  陈宁家庭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夫妻俩、母亲、小儿子及前妻的一双儿女,还有一位收养的越南女孩,除此之外,还有两个村里的孤儿也吃住在他们家里。为了撑起这个家,夫妻俩勤俭节约,勤劳致富

  2013年12月陈宁带领7名党员组建天堂山党小组后,成立了天堂山黑山羊饲养专业合作,带动农户发展黑山羊养殖。陈宁经常因为工作忙得整天不着家,为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妻子一个人承担起照顾孩子、老人和所有家务的重担,在夫妻俩的努力下,家庭收入在当地名列矛。陈宁始终认为“一个人富不是富”,自2014年起,陈宁通过鼓励村民种植牧草、到合作社务工、合作养殖黑山羊等方式带动全村黑山羊养殖实现农民增收,截止目前已帮扶9个村委会138户贫困户。2015年、2016年产值分别为300万元和400万元,极大带动了农村增收。

  陈宁一家致富不忘帮助邻里。他和妻子收养了一个孩子,还承担着两个孤儿的学费用和生活费,通过多方筹资,为两个孤儿修建80平方米的房屋,改善了孤儿的居住条件,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陈宁一家就是这样,用行动诠释着“积德行善,尊老爱幼”的家训。在村里,甚至在整个龙湖镇,说到陈宁一家,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

吴维丹

  吴维丹家住定安县新竹镇卜优村委会禾笈村。2011年,夫妻俩决定摸索创业之路。

  2012年,他们创立自己的家庭农场,从种植业和养殖业开始着手,养了鸡、鸭、鹅,种植莲雾果树。2014年,夫妇俩凭借所积累的经验,发展多种经济产业,着手摸索着种植了8亩牛大力,养猪30头。随着市场的需要,他们的创业基地逐年扩大,2017年,吴维丹夫妇创立了青年人牛大力基地。这个基地总面积100多亩,60多亩牛大力,18亩橡胶,8亩莲雾,20亩鱼塘,养殖鸡、鸭、鹅几千只。

  夫妇俩凭着勤劳和刻苦学习,克服了种种困难,走上了致富之路,他们的事迹激励了村里很多年轻人,也成为禾笈村的一段佳话。

蔡国达

  进入腊月二十八,定安县雷鸣村村民蔡国达终于能坐下来,与家人吃一顿团圆饭。因为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他都住在自家猪舍旁边,精心照顾所饲养的母猪与猪仔。

  2017年,对于蔡国达来说,无异是丰收的一年,蔡国达卖猪收入了十多万元。2009年养猪之前, 蔡国达一家的收入主要靠家里两亩薄田,经常是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收入也不超过两万元,日子过得紧巴巴。蔡国达一直相信只要路子对了,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苦干加巧干,日子肯定会如芝麻开花般节节高。因此,他决定利用本地黑猪养殖优势,发展黑猪养殖业,以实现发家致富。

  开始建猪舍时因为资金不够,蔡国达四处筹钱,妻子有些担心,觉得风险太大,但蔡国达坚信天道酬勤,风险无法避免,但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将风险降到最小。妻子最终支持了他的决定。于是,夫妻俩起早贪黑,全部泡在了养猪场。通过几年的苦干,加上这几年黑猪养殖市场行情也比较好,蔡国达不仅还清了家里的外债,家里还盖起了一幢三层的小楼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实现了他靠着勤劳发家致富的梦想。

  在蔡国达的影响和帮助下,周围很多人也纷纷走上了养猪致富之路。现在,村民们谈到蔡国达都会竖起大拇指,赞一声好!

 

东方市 5户)

赵会克

  赵会克,现年38岁,2004年12月以来任教于东方市江边中心学校。是东方市最为偏远的山区少数民族乡镇。

  任教14年以来,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山区的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尤其是看到身边的同事因为条件艰苦、待遇低下坚持不下来选择离开时,更加坚定了他留下来的信念。他认为,孩子没有文化,将一代代贫穷下去,为了斩断穷根,让山区的孩子也能实现自我梦想,他内心深处告诉自己要留下来、坚守住。14年来,柏油路盖住了黄土路,但他的初心不变,为了让孩子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他的爱人陈丽诗,2013年特岗教师,家在三亚,一个城里长大的女孩子原本有更好的选择,但是为了山里的孩子、为了爱人赵会克,她毅然选择留下来。平日里,既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还要带孩子做家务,她从一个女孩娇弱的女孩子变成了女汉子,很辛苦,但从无怨言。

  为了让山里的孩子能够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为了实现最初的梦想,他们一起努力,无怨无悔!

李婕

  李婕,今年37岁,是东方市人民法院立案庭负责人,丈夫胡家民,正团职军官,夫妻俩遵纪守法,孝敬老人,家庭邻里和睦,生活和谐美满。

  李婕作为一名女法官,对工作充满激情,时时处处把司法为民装在心中,坚守自身岗位,做到廉洁自律,全身心地投入审判执行工作,展现别样的巾帼风采。曾获评“全省法院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法院先进个人并记个人三等功;被海南省妇女联合会授予“海南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李婕和丈夫都是共产党员,同心同德,在工作上彼此支持、彼此鼓励;在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尊重。丈夫胡家民作为一名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坚守国防事业。因为工作优秀,成绩突出,曾荣立三等功1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工作之余,夫妻俩只要一有空就回家陪伴老人和孩子们,辅导孩子学习功课,培养琴棋书画兴趣爱好,让家里充满温馨和幸福。

丁志芳

  丁志芳,东方市人民法院的一名刑事法官,丈夫郑伟是东方市公安局的一名法医,夫妻恩爱,育有一个女儿,一家三口幸福而温馨。

  丁志芳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宗旨,特别是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时,积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将教育贯穿于审判的始终,寓教于审。曾多次被市法院评为“先进个人”,在三年禁毒大会战期间被市政府评为“先进个人”。 丈夫在法医岗位上任劳任怨,两次被评为市优秀公务员,三次被评为个人嘉奖。丈夫主要担任各种案件的法医检验鉴定以及DNA信息管理工作,如有命案及其他重大案件,白天黑夜都不在家,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丁志芳担负起家中的大事、小事,把家庭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夫妻俩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结婚,在生活中相互关心,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李富荣

  东方边防支队指挥中心主任李富荣,一名驻扎在海南西线小镇的边防警官;唐美琼,一个陪伴丈夫,默默奉献的军嫂。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夫妻恩爱,子女健康成长。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李富荣十分庆幸能有这样一个家庭,同时,对家庭和妻子他感到有些愧疚。做为边防警官,越是逢年过节就越忙碌,幸得妻子体恤,为其解决后顾之忧,本应大家共同承担的家庭事务,全包在了妻子一个人身上,还要尽心照顾患有心脏病的二老。

  妻子的全力支持,多年如一日,精心操持家务,悉心呵护子女健康成长、细心照料老人生活起居,家庭的和睦,给李富荣莫大的工作动力。近年来,李富荣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破获刑事案件200多起,多次受到组织嘉奖,获评总队执法标兵1次,服务群众标兵1次,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

  就是这样的一个普通的家,在平凡中孕育着幸福,夫妻相互扶持,相濡以沫,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和谐家庭的真谛,用真爱把家庭营造成幸福的港湾。

黄玉明

  一名坚强、大爱的军嫂,必定能造就一个和谐幸福的军人家庭,一名有责任担当的军人,必定是有一名理解支持部队工作的军嫂。东方边防支队机动中队代理中队长黄玉明就拥有这样的一个家庭,妻子黄飞凤,用坚强诉说着军人家庭“聚少离多”的故事。

  2013年,黄玉明与黄飞凤登记结婚。结婚后由于工作原因双方异地分居,见面的时间少之又少,怀孕生子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妻子黄飞凤有过几次怀孕,但因身体又有过几次流产, 2015再次怀孕,期间经历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怀孕到14周时因大出血需住院保胎,黄玉明因为部队有任务而不能在身边照顾,只能偶尔视频给她鼓励。精神上孤独和身体上的痛楚,让她常常以泪洗面,但她依然坚强撑下去。因妻子身体原因,造成胎儿早产,身高体重严重不达标。女儿5个月大的时候,被查出大脑发育不良,妻子强忍内心的痛苦安慰丈夫黄玉明安心工作,并自己带着女儿到广州求医1个多月。在医生建议下,妻子学会了小孩按摩技术,并坚持每天给女儿捏脊椎及全身按摩。在妻子的辛勤照顾下,女儿已学会走路说话说话,现在已经3岁多了,各方面的表现要比同龄人懂事。

  在聚少离多的生活中,是黄飞凤用坚强和耐心照顾了整个家庭,让黄玉明能一心投到工作中。工作多年来,黄玉明扎根边防,情系中队,关爱战士,曾获海南边防总队“岗位技能练兵暨实战化训练先进个人”、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荣立三等功1次,受到支队表彰多次。

 

海恳集团(4)

陈建海

  陈建海是一个农垦第二代,从小受农垦前辈们的教育和影响,热爱农垦,爱岗敬业,工作勤勉,遵纪守法,积极探索科学解决工作难题的方法,以身作则,高度重视自身的示范作用,在家庭生活中和秉承家风家训,教育为先,尊老爱幼,团结和谐,勤俭持家,热心助人,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家庭生活氛围。

  在任东太农场有限公司南俸基地分公司主要领导期间,敢于担当,公平民主,迎难而上,与全体同事一起,出色完成农场党委布置的各项工作,连续多年受到农场党委的表彰,2016年当选琼海市十五届人大代表,被评为海南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优秀党员。

  生活中,秉承家训,热心助人,爱心奉献,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多次参与无偿献血和热心资助困难亲友子女上学等。

翁理

  翁理家庭和大多数普通家庭一样有和蔼可亲的老人、有努力工作的儿女、有活泼可爱的孙子。多年来,他们始终营造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爱国拥军、积极进取的家庭氛围,形成了家庭成员间相互理解、尊重、关爱、上进的文明家风。

  一个家庭,和谐是基础,多年来,他们一直与公公婆婆生活,在相处中感受到许多的温暖,老人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勤俭持家的经验,他们亦以言传身教做榜样:每逢节日或老人生日,都会组织家庭聚会,孩子们不论身处何地,一定会电话、视频连线给老人及全家送上最真切的祝福!兄弟姐妹之间团结和睦,互相帮助,得到邻里的一致赞扬。我们一家人共同携手、风雨同舟,共创美好幸福生活!

程儒保

  就职于琼海市森林公安局的程俞溥在2018年广州市举办的全国森林公安系统手枪实用射击比赛中,取得了女子25米立姿射击第一名,女子7米、15米、25米立姿射击总成绩第四名的优秀成绩。这些成绩不仅依靠于程俞溥自身的努力,更得益于父亲程儒保多年来对其的循循善诱和用心教导。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作为父亲的程儒保同志以身作则,一言一行皆在程俞溥的心目中烙下了正面的“版本”。在教育中始终践行“尊老爱幼我为范,言传身教重于行;个人品行德为本,待人接物礼为先” 的理念及家风家训法则,凡事循循善诱、因循利导,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20余年艰辛“栽培”终有成果。程俞溥在2012年的高考中入围一本分数线,并在提前批面试中顺利被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录取。在大学就读期间,每年以优异的成绩荣获各种奖学金,并于大学毕业当年顺利考上公安系统公务员,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学苦练工作本领。

  程俞溥是街坊邻居印象中德才兼优的姑娘,女儿所获得的成就也让程儒保同志获得大家交口称赞。

李荣有

  李荣有夫妇结婚二十余年,互敬互爱,孝敬老人,家庭和睦,多年被农场评为“文明家庭”。

  李荣有家庭有年近80岁的婆婆,长期以来,夫妻俩在精神和生活上给予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积极创造条件让老人安享晚年的幸福。多年来,他们夫妻之间相互照顾、互相尊重,相互扶持,遇到困难和问题相互开导,互帮互助。今年大年初九,妻子吴金娇突患子宫肌瘤到琼海市住院做手术,住院期间,李荣有白天工作,下班后赶到离家二十多公里的医院照顾妻子,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妻子很快得以康复。

  李荣有夫妇关心集体,乐于公益。2017年2月,队里的水泥路因大车碾压损坏,影响了职工的出行,李荣有夫妇自己花钱,买来水泥、沙子和石子,叫上队里几名热心公益的职工,修好了水泥路,受到了队里全体职工的称赞;2018年春节前,队里的十多个垃圾桶堆满了垃圾,农场物业公司没有及时运走。李荣有夫妇又自己掏钱,组织队里几名职工雇车,把垃圾运走为全队的生活环境做出贡献。

  为帮扶更多人就业,2015年,在他承包的500株荔枝喜获丰收后,他组织了队里的青年人,教授他们管理技术,在他的带动下,全队有二十多名人员掌握了荔枝管理技术。同时,他又组建了专业队伍,为周边荔枝种植户修剪、环割荔枝,成为当地远近闻名荔枝修剪、环割专业队伍。

 

乐东县(2户)

方配梅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家住莺歌海镇莺二社区海防街南路20号的方配梅同志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高龄且卧病在床的婆婆身上,她用赤诚孝心诠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现年93岁的婆婆患有多种老年病,不仅需要常年用药,而且需要精心照顾。她每天除了做其他的家务还要为婆婆喂水喂饭,洗澡、梳头、按摩、剪指甲等,从不厌烦,前去探望老人的人们都感到惊呀:“卧床多年的老人身上竟然没有长茧子,也没有任何的异味”。几年前婆婆还能说上一两句话,现在甚至都发不出声,但是只要婆婆一个眼神,方配梅就能知道她的需求,总是做到有求必应,不能说话的婆婆只能默默的流下眼泪表达她的心情。方配梅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的责任”。

张翠丽

  家住乐东老一小第六栋第二单元202的张翠丽,结婚三十多年来,与丈夫在生活中互相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为了支持在山边远山区工作的丈夫她有条不紊地揽下所有家务活,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

  教育好子女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夫妻俩认为,教育孩子,既学知识,又要学做人。为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宁静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夫妻俩首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孝敬老人,关爱兄弟姐妹,和同事邻里之间宽容谦让。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他们的教育与引导下,在学校里,孩子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家里,他们是懂事孝顺的好孩子。平日里,一旦发现孩子有错误行为,都及时教导,让他们学会辨别是非,改正缺点。在学习方面我们不急于求成,但要求他们能够规划自己的将来,并在规划的感召下,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大孩子于200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邮电大学;二孩于2015年也顺利地考入山东建筑大学,圆了孩子的大学梦,也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

  由于夫妻俩教子有方,2004年被评为海南省优秀家长。

 

三亚市(10户)

周亚栏

  周亚栏家庭是六盘村讲文明、讲卫生的模范户,因为她知道,仅仅自己一家做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全村每个人都拥有了文明卫生观念,整个社会才会更文明、更清洁、更和谐。因此,她积极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自从三亚市开展创文巩卫工作以来,周亚栏始终积极参与其中,她总把家里打扫得整洁有序,虽没有闹市广厦的豪华,却有小楼庭院之幽雅。周亚栏常在房前屋后栽种各样花木,一年四季争芳斗艳,引来许多鸟儿在树上每天欢唱飞跃,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只要到过周亚栏家的人都会为她家中的优雅环境所吸引,在她的影响下,邻居们纷纷加入到美化绿化的行列中,周亚栏还无偿为别人提供花草,并在栽培技术上予以指导。除了把自己家里打扫干净、装扮漂亮,周亚栏也不忘打扫自家庭院之外的村道卫生,她坚持每天打扫村道卫生,保持一尘不染。

  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在营造绿色家园的同时,引领着整个六盘村创文巩卫工作的深入开展,形成创文巩卫人人有责、家家参与的社会风尚。

文菊

  文菊,54岁,黎族,现居住三亚市河西区朝阳社区;丈夫卢忠权,54岁,汉族,中共党员。她与丈夫因公司体制改革而双双下岗,家庭生活一度陷入低谷。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夫妻俩没有被困难所压倒,而是更加振作,经过不懈努力,家庭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经历了人生中的起起落落,他们对家庭生活有了深刻的理解——生活都有不如意之时,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只要敢于“亮剑”,始终坚信,终会有收获。因此,在往后的生活中,夫妻俩始终坚持以下原则:

  孝敬父母。2009年,在海口的家公因年迈常年卧病在床,丈夫因工作性质的缘故,不能时时在其身边尽孝,为了照顾好家公,文菊毅然带着孩子往返于海口--三亚两地,直至家公去世。她常说:人生在世,苦难常有,而双亲不易。做人,要学会感恩,要懂得“孝道”。

  无私奉献。

  平日里,文菊看见南油小区卫生环境较差、无人管理,便无偿担任起卫生管理员角色。坚持每月爬楼收取小区住户卫生费,利用卫生费聘请保洁人员对小区环境进行清扫,使小区卫生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针对小区每逢雨天下水道堵塞、积水严重等问题,她积极向社区居委会及政府反映,得到及时解决。为丰富小区居民的健身活动,她积极向社区居委会申请体育运动设施,提高了大家的生活质量。

  她不求回报为小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的精神,得到了小区居民们的认可与支持,并被选为居民小组长。她说,在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在往后的生活中,一定会更加努力,为自己的“小家庭”,更为小区这个“大家庭”继续贡献力量。

陈天雷

  陈天雷的家庭是一个温馨的三口之家,自组建家庭以来,他们一直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家庭团结和睦,深受同事、邻里和社会的好评,该家曾荣获2016年三亚市“五好文明家庭”和2017年三亚市“最美家庭”称号。

  陈天雷一家三口和丈母娘住在仅有60平米的廉租房里, 房子虽然不大,但他们已经觉得很满足。丈母娘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但陈天雷夫妇一直细心的照料,从无半句怨语。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陈天雷妻子被查出急性重症胰腺炎,在这期间,陈天雷除了照料丈母娘,对妻子也是尽心尽责、无微无至的照顾着。尽管他们工资微薄生活窘迫,但夫妻相互关爱、相互支持,一起承载生活重压。出院后的妻子至今还没有痊愈,但她没有好好在家休养,而是坚持去天涯海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当保洁员,尽量减轻丈夫的负担。

  夫妻俩就是这样,在平平凡凡的生活中同舟共济,成为人人羡慕的恩爱夫妇。

王秀全

  王秀全家庭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多年来,夫妻和睦,孝顺老人,其乐融融。

  该家庭待人真诚、热情,经常给社区有困难的家庭捐钱捐物。今年3月期间,北山村村委会居民家有个3岁小女孩被开水炀伤,需要钱医治,他就带头捐款,起模范作用;每当有机会外出,他总会帮邻里老人买些纪念品、衣物、生活用品,或是血压计跑步机等保健用品。

  妻子林菊节俭持家,乐善好施。生活中,她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孩子们吃剩的都是她吃,从不倒掉,但是对待外人,她和丈夫非常热心,极具同情心。为了节俭,她学会了缝纫剪裁衣服、做鞋子,家里的衣服大多都是她自己动手翻改和剪裁,她还学会理发,家里人基本不需要到理发店理发。

  都说天下婆媳关系最难处,而她的言行,对此做出了最好的回答。她对待婆婆比自已的亲妈还要亲,家务活总是抢着干,抢着帮婆婆、公公洗衣服。只要家里老人有哪儿不舒服,她就亲自带着上医院,楼上楼下忙个不停,该吃药了,她会倒好开水,备好药送到老人手上。结婚这些年来从没跟公公、婆婆吵过嘴,红过脸,是村里公认的好媳妇。

蔡西壮

  在崖州区临高村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夫妻恩爱、相濡以沫、尊老爱幼、热心助人、礼让邻里——他们就是蔡西壮和王身江家庭。

  夫妻俩朴实能干,一起打理农田、承担家务、照顾老人,把家安排得井井有条。20多年来,蔡西壮家庭和哥哥全家在一起生活,这个大家庭从未发生过争吵,夫妻俩对待双方的父母都孝敬有加,将兄妹子女视如己出,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关联十分融洽,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家庭,受到村民的广泛好评,为大家树立了良好榜样。

  夫妻俩都是热心肠的人,常常关心爱护村里需要帮助的孩子,街坊邻居哪家有事,他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有一次,邻居家办婚事,妻子王身江主动上门帮忙三四天,拔葱倒蒜、洗碗摘菜,尽心尽力。 “街坊邻居住着,谁家能没有个事,互相帮帮就都过去了”是王身江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夫妻俩就是这样,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着人间的真爱。

林开虎

  林开虎,来自吉阳区中廖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拥有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祖孙三代同堂,十多年来,夫妻共同努力,经营着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林开虎是一名退伍军人,结婚之初,俩人在南山大小洞天工作,后来夫妻俩商量着创业,他们筹集资金,刚开始在三亚市内开了一间小卖部,然而没过多久,由于商场整顿,铺面被收回,但是林开虎不气馁,利用开店赚取的资金在吉阳区重新开了一家鞋店“虎虎万里鞋店”。他们吃苦耐劳,她每天起早贪黑打理鞋店,为节省开支,一直没有雇员,所有活都亲力亲为。创业初期的艰难对他们夫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四处调研,跑市场,找厂家,在他们的精心管理和诚信经营下,鞋店的生意越来越好,鞋店规模越做越大。

  夫妻俩在做好事业的同时,还把家庭照顾得井井有条。他们互敬互爱,共同分担家务,凡事一起商量,互相配合。年迈的父母与他们同吃同住,不管工作再多忙,他们都会抽空陪伴父母,让老人家开心地过好每一天,若是遇上老人家身体欠佳,他们一定会放下手中的事全力照顾父母。这种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在夫妻俩看来,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他们的努力终于收获了幸福和温暖。

高雪根

  三亚市特勤中队士官高雪根的妻子黄凌云义无反顾地陪伴他走过了16个年头,而高雪根将这16年的长情陪伴化作青春热血,洒在他和她都无比热爱的土地上。

  常有人问她,丈夫经常不在身边苦不苦,她都会这样回答别人:“我虽然不是很懂他的工作,但我懂他,一个肯为别人牺牲一切的人,他一定是一个好人”。

  2003年农历2月2日是他与她的大喜日子,因为部队战备的原因,陪妻子去渡蜜月成了奢望,黄凌云虽然也觉得十分委屈,但并没有责备。当兵23年,他从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婚假也不例外,黄凌云了解自己的丈夫,也了解消防对于他的意义,所以她选择了理解和包容。

  作为一名军嫂,两个家庭、四个老人需要照顾,为了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她把整个家庭里里外外的活都揽下,加上家庭的经济比较困难,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她一一尝了个遍,而她从无怨言。2005年,她婆婆由高血压引发脑梗阻病情比较严重,若救治不及时将会导致半身不遂。当时高雪根正忙于部队事务,黄凌云一直未将此事告诉高雪根,独自一人服侍照料老人,直到老人康复。

  她时常在电话中对高雪根说:“我们是农民的儿子,你只有在部队好好地工作才能对得起部队和党的培养,家中的事再大与部队相比也只是小事。就这样一句话她对他说了十四年,高雪根也一次次地扔下家中的一切义无反顾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在黄凌云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下,高雪根同志在工作中勇创佳绩、屡获殊荣,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2次,嘉奖18次……有这样的好妻子,才能推出这样的好士官,有家庭的支持,才成就这样的军旅传奇。

王明艳

  王明艳拥有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互敬互爱的四口之家,结婚20多年,夫妻俩相互扶持、相互理解和包容,她的工作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深受单位、村民和社会的好评,赢得周围人的尊敬和赞美。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王明艳以“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为要求,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上级组织赋予的光荣任务。

  由于基层工作繁多,王明艳同志在村委会又身兼数职,心里觉得对家庭有些亏欠,但丈夫和孩子们都给予大力支持并以她为荣,变成她坚强的后盾和前进的动力。特别是在“巩卫”工作中,作为网格长的她发动着左邻右舍村民家家户户做好“门前三包”卫生,她常常带队工作至深夜,丈夫谢世仁更是大力支持,主动担任司机清运着各卫生死角垃圾,夫妻俩人全心思投入到“巩卫”工作中。王明艳是位勤俭节约的人,她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并时刻用自身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值班的同事常常忘记关风扇等电器,她发现后总会及时关闭,并提醒值班同事注意节约用电。

  每当农忙季节,除了工作,还需兼顾农活,王明艳与丈夫互帮互助,相互扶持,为了美好生活共同努力着。

周彩萍

  周彩萍一家住在育才生态区那供三队,她们夫妻俩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和谐美满的家庭。

  夫妻俩勤俭持家,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常常教育孩子要注重个人修养、诚实守信等。在他们的教导下,孩子们刻苦学习,成绩优异,都考上了理想的院校。目前二女儿在重庆四川美术学院读研究生,尽管学费昂贵,但是周彩萍夫妻俩都努力支持,并不断鼓励孩子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周彩萍性格开朗,虽然是个农民,但她热爱艺术,传承黎族文化。她从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2011年她第一次参加了黎族“三月三”节目,便不由自主地有了写歌的想法,凭着对黎族民歌的热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怀,第一次写下歌曲《黎家三月三》,这首歌在亲朋好友的传唱下逐渐流传起来。2012年,周彩萍参加海南省“三月三”传统文化活动,她的演唱深受大家的喜爱。同年八月份,她参加在海口音乐学院举办的省级第一批“黎苗民歌培训班”学习,不断提高音乐水平。

  今年,周才萍参加黎文培训班,并到村里给孩子们上课传播黎文,写地名志,让更多人的了解黎文,认识黎族文化,努力做个民族文化的传播者!

王菊

  王菊是三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量控制与信息管理科科长兼妇委会主任,她丈夫李毓阳工作于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他们于1992年建立家庭,至今已将有26个年头了,多年来,他们相濡以沫,互敬互爱,孝老爱亲,曾被评为“海南农垦三亚医院文明家庭”。

  提起王菊的孝心、爱心、责任心,那是大家一至认同的,她及她的家庭事迹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这是一个大家庭,除了一家三口外,家里还有婆婆、侄子、侄女以及侄孙在一起生活,可谓四世同堂。她的婆婆已今年已经87岁,一直跟着他们一起生活了24年。婆婆年轻时就丧偶,性格有点古怪,加上体弱多病,比较难侍候,但她从不计较,多年如一日的照顾着,每天变着花样做饭,家里的饭菜都是以老人的口味为主,同时教育孩子要疼爱奶奶,老人不高兴的时候,她不管工作有多累,回到家仍然是笑脸相迎,从无怨言,夫妻俩在老人面前从未红过脸。每逢过年过节、婆婆的生日,夫妻俩都邀请兄弟姐妹到三亚聚会,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每当提及媳妇和儿子,老人总是激动而哽咽地表示,“媳妇是好女儿,儿子也是好儿子啊……”。

  夫妻俩的一举一动都赢得了周围人们的高度赞扬。

 

屯昌县(6户)

黄 刚

  黄刚家庭是一个大家庭,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邻里互助。

  黄刚是南坤中心学校的教导、支部委员,工作繁杂、琐碎、清苦、没规律,经常加班加点。二十几年来,他在工作中严于律已,不浮躁,默默奉献,无怨无悔。2017年6月,父亲病逝,在休丧假期间得知毕业班要进行毕业测试,于是他放弃休假忍住悲痛,回学校主持毕业测试,使工作顺利完成。就这样,他连续多年被上级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在这个家庭里,夫妻之间互敬互爱,正直做事,友善待人,对长辈嘘寒问暖,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家里重活抢着干,不让老人累着。

  在教育孩子方面,他们更是严格要求,在汶川地震捐款等活动中,孩子们主动捐出自己的零花钱,特别是小儿子,2015年为向阳小学患白血病的学生捐出了自己仅有的85元零花钱。如今,大儿子在国兴中学宏志班读高三,小儿子在国兴中学读初三。

  2017年,父亲的癌症复发,卧床不起,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夫妻俩无论多忙多累,每天都精心给父亲准备一日三餐,一勺一勺地喂到老人家嘴里。为了避免长褥疮,每隔两小时还要给父亲翻一次身,从不嫌弃。

连继东

  他的家是一个平凡、幸福的家庭。夫妻恩爱,互相提携,家庭和睦,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事业上,夫妻俩互相支持、比翼齐飞;生活上互相关心,同舟共济,意见有分歧时,及时沟通,理智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果谁的工作任务重,对方就主动做好家务,减轻对方的负担,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记得前年,妻子刚接任的七年级语文教学要参加县级调教比赛,压力非常大,需要不断磨合课件教案等,无暇顾及家里一切事情,丈夫就主动承担起全部家务,使妻子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取得了语文调教县级二等奖的好名次。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好多……因此,他们既是生活中的伴侣,又是事业上的支持者。

  该家庭生活健康文明勤俭持家,科学理财,合理消费,注重环保,夫妻俩在房前屋后都种上鲜花等绿色植物,为家庭创造了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他们常常一起散步,放松情绪、沟通感情,共同构建和谐家庭。

谭剑明

  谭剑明家庭是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夫妻俩及父母均为人民教师。

  该家庭特别注重孩子们阅读习惯的培养。妻子刘双双在单位创办了《校园朗读者》读书分享会,带领学校近200名教师参与到阅读之中,在单位甚至本地区教育行列受到好评。在全国第四届“书香三八”读书活动中荣获征文一等奖;海南省总工会“智慧女性*书香家庭”读书征文活动中,作品《一路读书到幸福——我和女儿的亲自阅读故事》荣获一等奖;谭剑明在海南省中小学教坛新秀首届专题读书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她常常要求女儿将自己感动的书籍或绘本分享给朋友看,一起看书的朋友最能长久,看一样的书,分享一样的故事,自然交流就会增多并且进入到精神领域。大女儿谭一诺在第九届海南书香节儿童故事大王比赛中荣获“小小故事王”称号。

  每周的周日上午9:30-10:30是妈妈和女儿亲子阅读的约会时间,在新华书店参加“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活动”,共同感受亲子阅读之美,这一行动带动单位校和身边很多朋友一起参加,起到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吴多松

  吴多松家住屯昌镇坡心镇关朗村委会三宿村。一家4口人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夫妻俩相敬如宾,尊老爱幼、教子有方,取得了家庭、事业的双丰收,在屯昌县2016年创建“平安家庭”示范户的活动中树立了榜样,成为当地所有家庭的楷模。

  妻子王秋荣自2014年10月担任计生专干后,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积极上进,为全村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勤勤恳恳的耕耘。在家庭中,王秋荣是一好儿媳、好妻子、好妈妈。对于双方老人,她在繁忙的计生工作之后余,总是抽出时间,买上营养品前去探望,为老人端茶送饭,经常陪老人谈心,让父母生活快乐、健康。为教好孩子,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无论工作多忙,一回到家,她总要抽出时间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重视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作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努力实现着自身价值,为社会大家庭在尽职尽责。

许声良

  屯昌县坡心镇加买居委会的许专用良家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却有着不同于一般家庭的组合,夫妻俩、婆婆、两个儿子,还有一个未婚的哥哥。

  因为哥哥还没结婚,婆婆体弱多病,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他俩的身上。为了帮助家里多挣些钱补贴家用,夫妻俩起早贪黑,丈夫上工地干活,妻子在家承包几亩地种瓜菜,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丈夫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与妻子商量着各自分家过日子,妻子坚决不同意,并说:“养儿是防老的,再说即使分开了,老人有事不还得我们管吗?哥哥一个人能让他管吗?你看现在老人整天的心情多好,逢人便夸我家取了个好儿媳妇,一家人开开心心过日子,再苦再累我心也甘,已经决定的事决不反悔”。

  妻子认为,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谁都有老去的那一天,今天的自己就是孩子们明天的影子。在村里有的家庭不赡养老人,互不团结,任村妇代会主任的她,通过努力,让更多年轻人学会了孝敬老人,尊敬老人。

钟慧玲

  钟慧玲家住屯昌县吉安小区B1-1(902)。2007年,她与爱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相濡以沫,形影不离。不久,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儿子喜降人间,但因早产导致孩子缺氧,患上先天性肺炎,病情严重。其丈夫怕她担心,便让所有人隐瞒她,可每次走进产房时都强装笑脸,还一口一口的把饭喂到我的嘴里,纵使眼里含着泪水,也是在他转过身后才一滴一滴地落。

  丈夫的爱,感动了上天,儿子转危为安,如今已经十岁了。十年以来,夫妻俩风雨同舟,相敬如宾。工作上,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生活上,互相体谅,互相照顾。他们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闲暇时,他俩陪伴孩子一起爬山涉水,一起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海南的大好河山,开拓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根据时间节点,带孩子祭拜革命烈士,并宣誓:人民为先,祖国至上。让孩子明白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烈士用热血和青春换来的。

  在夫妻俩的用心经营下,家庭幸福美满,儿子健康成长。

 

万宁市(2户)

李葵家

  李葵家住万宁市后安镇坡头村委会美子林村。在这个家庭里,他们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彼此多一些宽容,多一点谦让,做事从对方角度考虑,共同构建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用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

  真心待人、助人为乐是该家庭的处事态度,只要邻里需要帮忙,他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邻居解决一些燃眉之急,他们用实际行动为乡亲们贡献一份力量。

  夫妻俩用勤劳的双手自主创业,与家人合作成立万宁家顺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加工、销售瓜果蔬菜等,逐渐过上好日子。他们致富不忘乡亲,主动带领邻里村民一起创业,让大家共同走上致富之路,创造美好生活。

鄞月春

  鄞月春家庭位于万宁市东和居机关宿舍区,夫妻两人结婚以来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兄弟姐妹团结和睦、互相帮助,是个和谐的大家庭,受到邻里的称赞。

  妻子鄞月春是助理政工师,现任东和居党政秘书,丈夫凌飞是小学高级教师,现任东和中心学校工会主席、副校长。他们在事业上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妻子深知丈夫身上的重担和工作压力,家庭里的大小家务活都尽量一个人承担,不让丈夫因家庭琐事受干扰。因为有妻子的大力支持,丈夫参加工作20多年,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多次被农场、万宁教育局评为先进工作者。

  他们十分重视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非常注重榜样的力量,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两孩子在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自理能力强,是好孩子;在外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懂礼貌,讲卫生,爱清洁,是个好公民;在学校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兴趣广泛,是老师的好助手,是同学们的好伙伴。在“成人与成材并重”的理念熏陶下,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两个孩子的成绩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女儿于2017年6月获中南民族大学期末考试三等奖奖学金,儿子多次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并长期担任班干部。

 

洋浦经济开发区(1户)

许雄

  许雄家住洋浦经济开发区阳光海湾花园小区15栋A单元1304。2014年,他和她走进结婚殿堂,2017年、2018年儿子和女儿相继出生,初为父母,他俩忙碌之余感受更多的是幸福、美满和充实,妻子的勤勤恳恳,任任怨是家庭幸福的基石和源泉。

  与德为邻,情系学子。多年来,许雄承担理科重点班数学的教学任务,身兼备课组长、年级干事、高三一班班主任工作。作为班主任,他每个月定期和学生面谈,及时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态和生活动态,对思想有松懈的学生及时沟通教育,同时我也会定期召开主题班会,针对不同时期学生反应的不同问题加以处理,做到民主、公平。

  经过一年的努力,所教的两个班级数学高考成绩在班级六科排名中均为第一,单科700分人数为两人。所辅导学生参加全国高中数学竞赛并获得全国“三等奖“两名。指导宋楠楠老师参加海南省青年教师赛课比赛获得“优秀指导员”称号。并被洋浦经济开发区社会局推荐为海南省省级骨干教师。获得开发区“优秀共产党员”。

 

文昌市(11户)

甘海珍

  甘海珍是抱罗镇山梅村委会湖沟村村民。她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六口之家。夫妻俩自结婚以来,互敬互爱,相互帮助,同甘共苦,日子过的和和美美。

  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结婚十几年来,甘海珍和婆婆彼此尊重,平日里,她对婆婆嘘寒问暖,关心体贴,亲如生母。儿子爱之影响,特别懂事,孝敬长辈,常常帮着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得到了长辈们的喜爱。她热心帮助村里的老人和周边的困难人群,只要邻里出现家庭矛盾都会叫她帮助调解,得到了亲邻好友的一致好评。

  携手并肩,共同创业。因家公身患肝癌晚期,家里背负几万元的债务,为撑起这个家,她和丈夫商量后向亲戚借一笔资金,在村里租地搭建了10个鸡棚舍,半年后赚了第一桶金,当购进第2批鸡苗时,遇上“威马逊”台风,损失20多万元,尽管这样,但他们没有被困难所击溃,夫妻俩互相鼓励,分工协作,迎难而上,丈夫自己动手搭建鸡棚舍,负责购买饲料,妻子喂养鸡苗,打理鸡舍,并学会一些家禽防疫工作。

王建

  王建家庭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清澜镇疏港大道航天城生活区2栋。夫妇俩均为湖南人,2013年12月31日,相恋多年的他们在湖南结为伉俪。2014年1月,丈夫王建于国防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主动放弃留校工作的优越条件,毅然来到文昌航天发射场,参与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的初期建设。2014年2月,妻子黄雅琴硕士毕业后,为了支持丈夫的航天事业,毅然来到海口当一名人民教师。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和支持丈夫的工作,黄雅琴努力考上文昌市公务员,成为地税局首位硕士员工。

  夫妻二人自来到海南后,生活上相互照顾,工作上更是相互扶持。丈夫王建在工作第一年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所研发的成果填补了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并在长征七号、长征五号首飞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中获得应用。目前已经申请2项国家发明专利,申请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高质量论文7篇;妻子黄雅琴的教学成果荣获华中师范大学论文大赛一等奖,并收录出书。在成为地税员工后,多次在海南省税务期刊上发表研究报告。夫妻二人通过共同的努力,分别成为了各自领域的拔尖人才,为地方和国防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

苏美霞

  提起家住文昌市昌洒镇昌发村委会八队的苏美霞,认识她的人都会流露出赞许的眼神。和丈夫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在生活中互相照顾,相互勉励。

  一家人三代同堂,上有80多岁的痴呆婆婆,下有乖巧懂事的一儿一女,一家人相亲相爱,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然而天有不测,2012年一场意外,导致丈夫颈部严重受损,住院整整三个月。在丈夫治疗期间,她勇敢承担起一名妻子的责任,坚强地面对,日夜夜照顾卧床的丈夫,没有怨言。在她无微不至照顾下,丈夫很快得到康复,只是再也不能干重活。她又一次担当起家庭的重担,早出晚归,打工赚钱补贴家用。她常常一人干两个人的活,上午在这个园里摘荔枝,下午又赶着去下一个园。村里人经常劝说她不要这么拼命,她总是乐呵呵地说:“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习惯了也不觉得苦了。”

  苏美霞坚信事在人为,只要勤劳苦干,日子总会越过越好。正因为拥有一颗知足常乐和积极向上的心,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勤劳、善良与真爱,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

王玉

  这是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孝敬长辈,相夫教子,多年以来,她一如既往,无微不至,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就是文昌市昌洒镇中街西郊村的王玉

  2014年8月,婆婆瘫患在床。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婆婆在床上躺了三年半,她精心侍侯。有时婆婆大小便失禁,屡尿拉到被褥上,她给婆婆擦洗身子,换洗被褥,从没说过一句怨言。婆婆患有老人痴呆症,时常把屎尿抹在脸和身上,王玉常开玩笑说帮她洗澡我也等于给自己洗了一次澡。冬天的时候,担心老人洗澡受凉,王玉总是带着湿透的身子先帮婆婆擦干身子穿好衣服,才去清洁自己。婆婆的屋子总是干干净净,没有异味。2017年婆婆去世,王玉哭的十分悲伤。

  小叔子符国坚从小下半身瘫痪,平时的饮食起居都由王玉照顾。王玉无论再忙总会抽时间帮小叔拍打按摩身体,舒筋活血。她的辛苦付出深深感动了小叔子。他说,我嫂子真的没啥挑的,为这个家付出太多了。

  有时候村里一些设备需要维修或者电线线路损坏的时候,他们都会无偿为村里维修。村里的老村长,每次说到他们这一家人都是赞不绝口,对王玉更是高度称赞,说十里八乡这么多儿媳妇,很少见到能做到像她这样的,孝顺、勤劳、照顾整个家庭,二十多年从未有怨言。

符爱婕

  符爱婕工作于文昌市地方税务局,她始终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单位里是领导和同事们认可的好同志。作为一名地税干部,她尽心尽责地做好每一件事。2012年至2014年,工作表现突出,连续被评优秀等次,获得省局给予记三等功一次,2017年被市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在生活中,她与丈夫牵手相伴九个春夏秋东,夫妻之间互敬互爱,有摩擦时都能相互宽容,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夫妻俩孝敬父母,关心她们的生活起居。今年4月母亲和姐姐同时摔伤住院治疗,刚生完小孩一个多月的她坚强面对,夫妻俩分工协助,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孩子,医院和家里两头跑,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亲人得以康复。

  为让日子越过越好,在她的支持下,丈夫放开手脚去创业,2017年5月创建海南东昌众禾牧业有限公司,圈养黑山羊200多头,为农场解决3名失业人员就业,自家逐渐走上致富之路。

陈文荣

  文昌市冯坡镇凤尾村委会香山村有一位百岁的“老革命”—苏汝花,虽然身边没有亲人,但好邻居陈文荣、云玉凤夫妇15年来照顾老人一日三餐,料理老人生活起居,生病了还守在床头,把老人当作自己亲妈,邻里乡亲对他们称赞不已。

  2017年2月,苏汝花意外摔伤经治疗后勉强能下地行走,陈文荣、云玉凤夫妇每天都到老人家里帮她梳洗,陪她聊天。天气好时带着老人到屋外晒太阳,为她按摩、修剪指甲,晚上陪老人看电视,直到老人睡觉才回家休息。

  2017年10月,苏汝花又再次摔伤,髋骨摔断无法站立行走。在住院治疗的2个多月里,陈文荣、云玉凤夫妇日夜守在病床前,悉心照料,端屎倒尿,喂水喂药,擦身换药。夫妇俩每天熬鱼汤、骨头汤给老人喝,还自掏腰包给老人打营养针。

  陈文荣、云玉凤夫妇不仅对苏汝花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对村里其他孤寡老人也经常关心帮助。夫妇俩睦亲和邻、尊老敬老、夫妻俩照顾老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邻里乡亲都对其善举称赞有加。

杨瑜

  杨瑜家族文昌市龙楼镇人民政府,是普普通通的6口之家。

  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夫妻俩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对上,他们体贴孝敬老人尽己所能让他们安享晚年;对下,他们身体力行,用好的家风、家训教育子女,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虽然一家人思想、性格、生活习惯各有差异,但是大家之间相互包容、互相谦让,形成了良好的文明家风。

  生活中,勤俭持家,绝不铺张浪费,热心公益、尽自己微博之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工作中,他们深耕岗位,把各项工作都落到实处,从不抱怨,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深得领导、群众的一致肯定。

赵文婷

  文昌市文城镇城新里5号C栋的赵文婷家庭是一个四世同堂的七口之家,上有96岁高龄的爷爷和年迈的公婆,下有两个可爱的宝宝,夫妻举案齐眉,家庭其乐融融。

  做为媳妇,她主动承揽家务活,把家里打量的井井有条,孝老爱亲,悉心照顾家中老人,用自身的言行建立起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良好作风。

  平日里,她与邻里和睦相处,只要谁家有困难,她都主动帮忙,还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陈强

  文昌市机关幼儿园的陈强也是大千世界中普普通通的一位女性,她选择在2009年最后一天组建了自己的小家。时光飞逝转眼已过8个春秋,为生活中的琐事他们有过争执,但最终总是被彼此的迁就与宽容而化解。“赢了道理,输了感情”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最终也成为他们营造和谐小家所秉持的治家之道。

  生活中,他们力争做好自己的角色,尽量完美的诠释丈夫眼里的妻子,妻子眼中的丈夫,孩子心目中的父母。下班后他们分工做家务,如果谁的工作任务重,对方就主动承担家务,减轻对方负担,支持对方安心完成工作。虽然工作繁忙,但我们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坚持言传身教,深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他们积极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各项亲子活动,每天坚持陪伴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周末带孩子到儿童阅览室读书,增长知识,或外出游玩,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领略大自然的美。大女儿今年6岁,聪明好学,活泼伶俐,由于长期坚持亲子阅读,语言表达能力尤为突出,在园三年连续代表幼儿园参加文昌市庆六一亲子故事、朗诵比赛均获“一等奖”。

  在夫妻俩用心教育下,女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遵守秩序、以礼待人,深受老师和同伴的喜爱。

王玉凤

  提起王玉凤的名字,认识她的人都会尊称她为“凤姐”。 她就是文昌市百丽雅理容院董事长、文昌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执委、市妇联执委。2007年至2018年间,分别被授予“海南省共青团优秀标兵”、 “全国三八红旗手”、 “海南省巾帼志愿者”、“文昌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从事美容美发行业近30年,她和爱人陈锐艰苦奋斗,为农村妇女、子弟提供就业岗位;他们心地善良,扶弱帮困,热心为困难群体办好事实事;他们孝老爱亲,其事迹感人至深。他们的家庭,曾被市妇联评为“文昌市‘五好’家庭”。

  在为事业奋斗的同时,王玉凤夫妇始终没有忘记关爱家人尤其是家中的老人。他们与兄弟妯娌相处融洽,对待村中父老乡亲,如同亲人一般。

  十多年来,王玉凤夫妇一直热心于文昌的公益事业。他们积极配合市妇联,带头并发动市内外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款,帮助弱势群体。2016年6月,王玉凤创设了“每日一善”微信群筹集善款,用于资助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困境儿童和贫困妇女等特困群体;2016年12月,文昌市博爱慈善会成立,王玉凤当选为会长。

  王玉凤夫妇不仅把爱给予家里亲人,同时把广大文昌乡亲当成“亲人”并付出他们的真心真爱,其博爱情怀,值得人们敬佩与赞扬!

陈婵

  身兼数职挑重担。陈婵和丈夫许环球共同执教于文昌中学,分别任教高中英语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丈夫作是文昌市紫贝侬家慈善会发起人之一、助学部负责人,她也热心于公益,时常家人同行,参与慈善公益活动。

  携手一心抗病魔。2015年4月,她被诊断为卵巢癌后,和丈夫一起奔往中山肿瘤医院救治,经历一次大手术和四次化疗。自始自终,比翼双飞经生死;不离不弃,携手一心抗病魔。

  亲子伴读爱相随。2011年7月,女儿许愿出生。除了本人住院及丈夫陪护之外,亲子伴读相随不间歇,他们注重培养女儿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参与孩子成长的同时,坚持写日记,记录成长的点点滴滴,亲历亲为早教女儿英语,颇有心得和成就感!

  许愿求得共婵娟。回顾夫妻相互扶持、亲子伴读的时光,可圈可点,然美好满足更多于遗憾!或许这辈子我没法给予女儿大富大贵的生活,唯一能给她就是陪伴。幸福在哪里?和家人在一起。有人陪读,万卷书;有人同行,万里路;岁月静好,天伦之乐,或许天堂,不过如此!

 

总工会(12户)

叶霞

  叶霞,海南省定安县第三小学教师,于丈夫陈荣梧,定安县仙沟思源学校教师,女儿陈雅莹,定安城南中学学生,一家三组成了一个快乐、和谐、幸福的家庭。

  志同道合 和谐持家 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结婚15年来,几乎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当意见不统一时,真爱点燃生命,平凡铸就辉煌.

  真诚相待 弘扬美德。15年来,叶霞同志对婆家里的每一个人真诚相待。2004年小叔子因为车祸,小腿折断送往省人民医院时,叶老师倾尽所有去医治,在一家人的相互扶持下,一年后小叔终于康复了。现在提起这事,小叔还说昏迷中就记得我嫂子为我哭!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里,充满了情与爱。

  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在校工作7年间,她的业绩有口皆碑,每一年都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曾被评为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海南省优秀教师,曾荣获过全国数学课堂评比获得一等奖。

  他们只是人世间最平凡的子女,最简单的父母。他们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颗平凡的爱心,用各自的爱心构筑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的家庭,因为爱,所以幸福!

王远露

  王远露与妻子惠靖淼是初中、高中同学。2010年王远露在海南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校工作。2013年,惠靖淼在山东师范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不远万里来到海南,并于2014年进入海大工作。2015年,两人结束13年的爱情长跑,走入婚姻的殿堂。2016年7月14日,儿子王一出生。小天使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无数的欢乐。但世事无常,9个月的王一被查出运动智力发育迟缓,2017年5月开始,二人带孩子先后奔赴广东、北京等多家医院,最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为罕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伴有癫痫和运动智力发育落后。医生告诉二人:孩子今后最理想的状态也仅仅是能够生活自理。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这个小家庭陷入绝望、悲痛中。学校领导、同事听说这件事情后,多次找到二人谈话,给与充分的理解、鼓励与帮助。最终在大家的关心帮助下,二人接受现实、面对现实。现在二人每天除了完成工作外,还要带孩子做康复训练,接受行为、语言治疗,经过科学有效方法的教育训练,孩子各方面都有明显的好转和进步。尽管忙碌辛苦,但全家人都团结和睦,积极乐观,相亲相爱,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当你打败苦难,它就会成为你的财富。”

李霞

  李霞,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昌江博创设备修造有限公司劳资员,拥有一个以孝为先的大家庭。

  从1998年公公中风瘫痪开始,这个大家庭就以照顾老人为首任,兄弟姐妹们更是放弃原本安逸舒适的小家生活,携夫带子回到父母身边。李霞自2003年结婚后更是自动承担起这个大家庭的当家主妇一职,负责每天一日三餐买菜做饭的重任,与家人一起尽心尽力照顾公婆。这一晃20年过去了,期间一家人和睦相处,尽责尽孝照顾二老,从未红过脸拌过嘴,左邻右舍甚至是病房里的病友都羡慕不已。

  李霞是个懂事能干的好媳妇,兄弟姐妹不在家的日子里,她便自觉承担起相夫教子、照顾婆婆的使命,夫妻俩夫唱妇随,一如既往地照顾好老人,为了哄婆婆开心还经常给婆婆做她喜欢吃的包子,从不叫苦叫累。工作中,更是凭借出色表现,多次被评为公司优秀工会积极分子、优秀女职工、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刘惠群

  刘惠群,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后勤保卫部保安员,结婚后一直与年迈的公婆一起生活。2015年10月,时年91岁的家公因脑梗在家中摔倒,入院两个月后又因脑溢血致瘫痪,最后发展为植物人,在住院的两年多时间里,刘惠群两口子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已成植物人的家公的重担,夫妻俩日复一日,不厌其烦,每天为公公备食、喂食、清理排泄物、擦洗身子、翻身按摩等等,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公公的身体没有进一步恶化。年迈的家婆于2007年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身体虚弱,但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安心工作,她白天都到医院陪伴丈夫,而刘惠群则放弃了所有的业余生活,尽可能到医院替换婆婆,让婆婆得到充分的休息,平时里也经常陪婆婆说说话、散散步,让婆婆保持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生活。都说言传不如身教,刘惠群夫妇的这种尊老敬老爱老的举动,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孩子,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种下了爱和宽容的种子,如今已读大学的儿子也十分孝敬老人,假期期间帮助照料爷爷奶奶,直至2018年初,爷爷病故。

樊阿莉

  樊阿莉是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货运部员工,她的家庭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幸福家庭。

  为特区建设贡献力量。丈夫1993年人才引进支援海南,随后举家南迁,夫妻俩几十年兢兢业业的工作,为海南、为海航事业的发展东奔西跑、努力奋斗,为海南特区的发展献出了青春年华。

  热心公益。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海南威马逊台风期间,一家人积极捐款捐物,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参与清理灾难带来的垃圾;看望孤寡老人,对待朋友热心,参与海航“至善井”工作,抚慰助残,奉献爱心,与省总工会、省残联残疾人就业中心联系帮助残疾人在海航安排工作并设立残疾人自强洗衣店,获“省残联优秀残疾人工作者”称号。

王秋实

  王秋实是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的一名员工,提起他,大家关注的不仅仅是他突出的工作业绩,还有他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

  “生活中总有一些不如意,要学会理解和包容,要懂得感恩,进行换位思考,每一个人都不容易。”这是王秋实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夫妻俩同在民航单位工作,由于妻子经常加班的缘故,鲜少一同陪伴孩子出游,但是彼此的相互扶持使得家庭和睦融洽。邢雪说,工作上有苦有累,但家和万事兴,一直能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力量。

  在家里,王秋实是家里的主心骨,管理着一家上下大大小小的事务,平时里,体谅妻子工作的辛苦,常常主动包揽家务,为妻子减轻负担。接送孩子上学,照顾孩子的起居。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但就像催化剂使家人的感情日益融洽、和睦相处。

  牵手相伴数载春夏秋冬,王秋实夫妇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礼貌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

李洪璠

  有这样一个家庭:夫妻恩爱、相濡以沫;情系国防、保卫海疆;尊老爱幼、教子有方。曾在2015年度获得三亚市“最美家庭提名奖”及“五好文明家庭”双重荣誉,他们就是三亚市学院路高知园小区李洪璠、刘柏峰一家。

  丈夫刘柏峰,海军中校,硕士研究生,轮机工程师,专业技术九级。先后分别在三种舰型五艘舰艇任机电长,并多次参加重大演习、演练,7次执行西沙、南沙岛礁的战备值班任务,服役19年,因学习工作表现突出,曾先后获得队列标兵、内务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干部嘉奖、优秀基层干部、91458部队装备管理先进个人,并荣获三等功1次。近5年来,年均出海200对天,母亲患肺癌晚期在老家去世,因执行出海任务,无法返乡为母亲送终,化悲恸为力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鞠躬尽瘁!

  妻子李洪璠,三亚学院理工分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因丈夫工作需要,她远离故土,到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任教。丈夫毕业后返回海南工作,她又再次舍弃原单位优厚待遇及取得的工作成绩,将自己的一切归零,选择随军到三亚,以实际行动支持丈夫的事业。丈夫常年出海执行任务,她更是一个人照顾年幼的孩子,还经常将双方父母接到家里生活,替丈夫尽孝道,为丈夫解除了后顾之忧。正是千千万万和她一样的军嫂,与共和国海军一道,卫我海疆,固我海防。

谢燕华

  谢燕华是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教师,是海南省道德模范。

  夫妻俩尊重孩子的想法,与孩子形成了朋友式的关系,在他们的教育培养下,女儿唐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曾获连续七年被评为五指山市“三好学生”,2016年被评为海南省三好学生。作文比赛、故事比赛、读书精品比赛、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多个项目获一等奖,学习成绩名列班级、年级第一名,深受老师、同学的夸奖。

  谢老师一家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更注重孩子人格的培养。唐奕的哥哥患脑瘫生活不能自理。由于谢老师夫妻是农业教师,周末要到琼南各市县给农民培训,挑起了照顾哥哥的重担。在谢老师夫妻的教育下,唐奕尊老爱亲,诚实守信,是五指山市志愿者协会的积极分子,常常跟随谢老师做志愿活动......。

  成功的孩子背后必有成功的父母教育,唐奕今天取得的成绩,与谢老师家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子方法是息息相关的。

曾蓉花

  曾蓉花工作于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海口电厂。在工作中,她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是一名优秀的汽机巡检人员,还兼职淡水泵房岗位,是多岗多能的典范。

  由于发电厂运行班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她上夜班的时间较多,除了留出必要的休息时间,她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到照顾家庭当中,买菜做饭、清洁卫生、接送孩子、辅导功课、照顾老人等无所不为、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作为妻子,她的贤惠善良和付出,给予经常出差在外工作的丈夫很大的工作支持和精神慰济,家庭的安定使他能安心本职、多年如一日的踏实工作,默默奉献,赢得了任职单位的信任和重用,也曾多次被评为单位的先进工作者。他很理解妻子的辛苦,只要有空在家,都积极参与做饭、擦地、洗衣服等日常家务,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主动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远程辅导,利用一切机会分担妻子的辛劳,尽可能的让她多些时间休息,以保障电厂运行工作的安全。

  结婚17年来,夫妻恩爱如初,举案齐眉,尊老爱幼,是一个让人羡慕的美满幸福家庭,也为周围邻居树立了榜样。

张娜

  张娜是海南海电实业有限公司会计。她与丈夫结婚以来,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中互相关心,共同经营着幸福美满的小家庭。

  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她们做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婆婆今年84岁了,在她身边生活已有18年。她认为,老人辛劳一生,晚年理应享受生活。节假日有空时会带老人外出游玩或就餐,经常给老人讲些社会上发生的一些趣事,排解老人的寂寞。她的生父今年72岁了,家住乡镇,每到节假日她会带着孩子回去看望老人,帮着做些家务活,陪他老人家聊天,让他心情愉快,安度晚年。

  家庭生活健康文明。夫妻俩勤俭持家,科学理财,合理消费,遵守社会公德,从不参加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致力于环境保护,主动参加健身锻炼,一家人常常一起散步,放松心情、沟通感情,共同探讨工作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形成一个温馨、快乐、和谐的幸福家庭。

谭卫平

  谭卫平工作于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丈夫因工作需要被派去外地,她独自承担起了家中的大事小事,并将公公婆婆接来一起住。2001年,婆婆突发心肌梗塞被送进医院,在医院里,她悉心照顾,为婆婆端屎端尿,搽洗身体,因抢救及时,护理到位,老人起死回。2012年,公公婆婆到了风烛残年,身体都有病,婆婆只能坐轮椅,为了能让老人开心,夫妇俩特意推着坐轮椅的老人从海南飞去北京参观天安门、故宫和长城,了却老人此生心愿,公公婆婆非常高兴,对他们夫妻俩赞不绝口。她曾获得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优秀辅导教师、湛江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陈兰

  陈兰是东方市人民医院第二党支部书记、门诊部主任。多年来,夫妻俩互敬互爱,照顾双方老人,教育子女有方,女儿海南医学院毕业后在该院工作,儿子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他们与邻里和睦相处。在她的带领下,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省级“优秀爱婴医院”、省级“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她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于2013年12月考取了主任医师职称,成为全市第一位考取主任医师职称的医生。遇到紧急情况和危重病人时,哪怕是在半夜,丈夫总是无怨无悔的开车送她及时赶到医院参与紧急事件的处理。

 

儋州市(14户)

许桂才

  许桂才与妻子均为儋州市长坡中学老师,他们有一个可爱活泼的儿子,这是一个科学教子“最美家庭”。

  许桂才每一天坚持读书看报两个多小时,在的影响下,一家人都爱读书,从书中汲取到善良、乐观、宽容、大度、勤勉、进取的丰富营养。通过读书,教会孩子人生感悟,做人之本,如:孝心善待尊长、诚心与人相处乐于助人做好事、严于律己不惹事。用一个亲的爱好营造了书香家庭,用的智慧提高了家人的修养,融洽了家人的关系。

  他们十分重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始终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孩子的德教育,坚信只有“德”教育好了,才有资格理解别的教育。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加强亲情培育,不断磨炼,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

  多年来,一家在平凡的生活中传递爱心,传播礼貌风尚,净化社会风气,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周青华

  周青华是儋州市八一糖厂中学的一名教师,他以身作则,以善良的人格影响孩子,注重孩子的品格教育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

  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做善良之人。孩子刚上幼儿园时,他就教育孩子学会礼让,不与同学争玩具,要同情弱者,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他常与孩子交流说“守时也诚信的一种”,孩子在小学至初中的九年时间里,都是最早来到教室,从不迟到,承诺别人的事情,一定努力的完成。

  教育孩子努力学习,做有用之人。夫妻俩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要有空时,他们都陪着孩子一起读书,周末经常带孩子到二十多公里远的书店去看书,共同探讨书中内容,一起品尝读书的快乐,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在他们的引导教育下,儿子成绩也很优秀,每年都是“三好学生”,2014年6月被儋州市评“优秀学生干部”、曾获得儋州市作文征文一等奖,参加省级的英语奥赛也获得二等奖,参加全国高中生物奥赛获得三等奖。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从中书中获益,做有用之人。

  夫妻俩大学毕业就在儋州市八一糖厂中学从教,至今已三十多年,他们以身作则,用善良的心去教育孩子,多次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的光荣称号。多年的心血也换来了丰硕的果实,儿子去年以783分的高考成绩考上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专业。

许海燕

  南大附中儋州市第一中学的许海燕,总是竭尽所能,为家里送去温馨和舒适,让老人们能尽情安享晚年。

  她有一个平凡而温馨的家庭,祖孙代同堂。兄弟虽都已经各自结婚,但都没有分家,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谦让、相互体谅,从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计较,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一起生活,逢年过节一家12口齐聚一堂,其乐融融。每当家庭遇到困难时,身为大嫂的她总是担起长嫂为母的职责,与丈夫共同商量解决困难的办法特别是对待老人的问题上,他们更是孝敬有加。比如:奶奶住院治疗,他们床前床后悉心照顾,交缴医药费的时候,更是毫不计较地抢着缴费。兄弟姐妹的孩子上学都是和他们住在学校分给的几十平米的小房子里,孩子们的生活费也都由她负责,从不让没有稳定工作的小叔、小姑费心。

  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兄弟之间、妯娌之间从不因一些锁碎的小事而破坏家庭和睦。

符待仲

  提起儋州市光村镇新盈居东场队的符待仲,左邻右舍总是对她交口称赞,敬佩她是一位尊老爱幼、善良博爱、教子有方的好母亲。

  作为母亲,她用无私的母爱细心呵护着儿子,用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影响和教育着他们,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感染着儿子,为他们的成长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

  作为妻子,她与丈夫互敬互爱,默默支持他的工作,主动承担起里里外外的家务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家庭管理的井然有序,村里人都称赞她是村里的“好母亲,好女人”。

  她的家庭是虽然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因有她而成为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

黎永念

  黎永念家住儋州市那大镇东兴社区十一街1号,全家人尊纪守法,互敬互爱,是个人人羡慕的和谐家庭。

  勤简节约、勤劳致富。夫妻俩经营布料批发生意,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苦不怕累地打理着布庄,他们诚实守信,良心经商,生意越做越红火,家里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依然勤简节约,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精打细算,用之有度。经常教育儿女懂得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她们的教育下,孩子们衣着朴实大方,从不乱花一分钱,并养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好习惯。

  以身作则,孝敬父母。自结婚起,夫妻俩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尽最大努力让老人开心。子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对长辈非常孝顺。

李果

  李果和丈夫曾天伦都是儋州市前进农场职工,家里有年近七十岁的公婆,2016年之前还有一个一百一十多岁老奶奶,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家庭氛围很好,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家庭。

  李果刚嫁入这个家庭时,奶奶年事已高,家婆家公非常孝顺奶奶,对老奶奶呵护有加,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或许是言传身教,李果和婆婆关系也很好,对公婆非常孝顺、体贴,与全家人一起照顾老奶奶,给奶奶洗澡梳头,端屎端尿,让奶奶舒适地安享幸福的晚年,直至2016年奶奶以112岁高寿安详离世。

  该家庭乐于助人,与邻里关系非常融洽,邻居五保户许开富八十多岁,李果一家每天都有人到开富老人家去走一走,看看老人是否有需要帮忙的,帮买菜、帮煮饭、帮洗衣,给老人送食物,给老人做卫生,老人生病带去医院看等等,对于她家来说都是家常便饭的事,直到老人去世。

  李果一家勤恳持家,艰苦创业,发展多种产业,种植橡胶、菠萝、香蕉,养鸡、养鸭等。李果多渠道寻找就业的机会,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她参加那大镇举办的育婴培训班学习,现在已经成为一名育婴师,农闲时就到城里做月嫂,过上了小康生活。

  她的家庭在农场里是大家争相传颂的美好家庭。

李炼

  李炼,现任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妇产科副护士长。丈夫黄小龙现任海南预备役炮兵团营长。2009年两人步入婚姻殿堂,结婚9年来,她一心支持丈夫的事业,与丈夫互敬互爱,和睦相处,无怨无悔地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践行着自己结婚时许下的“嫁给你,就支持你的军旅事业”的诺言,用无私的奉献,无悔的付出,支持他在军中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军嫂意味着牺牲,意味着付出。作为军嫂,她勇敢地挑起家庭的重担,做丈夫的坚强后盾。结婚以后,不管丈夫在什么工作岗位,工作中遇到什么挫折,她始终给予他默默的支持,从不拖丈夫的后腿。结婚头3年,聚少离多,每当看到别人的妻子有丈夫在身边嘘寒问暧,端水送饭时,心里总是酸酸的。没有丈夫的陪伴,自己只能孤独一人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怀孕以后,多么希望丈夫能够多回来陪陪自己,而此时的丈夫,正坚守在基层一线,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宝宝出生以来,不知经历过多少次的生病发烧以及整晚的悉心呵护,有时好几天都不能睡觉,这时候她多想给丈夫打个电话啊,但她没有,因为她知道,即使打了电话丈夫也回不来,还让他担心,自己不能因小家而误大家。她常说“因为我是军嫂,我就要对军人负责”,因此,她独自一人默默地承担着家中的一切,上班工作,操持家务,照顾年老的父母,呵护和教育孩子,用柔弱的双肩默默地支撑着这个温暖的家。由于她的关爱和支持,丈夫安心本职,一心一意工作,多次被部队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基层优秀干部。

  军嫂不仅仅是军人的另一半,也是社会的一员。作为一名有着14年丰富经历的助产人员,在日复一日的繁忙工作中,她总是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热情的服务态度,从不敷衍任何一位服务对象,坚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态度服务,为产妇提供优质服务,因工作业绩出色,得到了领导、同事较高的肯定和认可,2016年被提拔为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妇产科副护士长。

练子建

  练子建,家住儋州市洛南村委会江头村。夫妻俩为人和善、积极上进、热心助人,积极带动江头村民走致富道路。

  家庭和睦,敬老爱幼。他们夫妻恩爱,善待父母,还很孝敬祖父祖母,一家四代同堂,其乐融融。对老人的照顾,他从无怨言,也从不计较。祖父祖母生病时,即使是半夜,也要送老人上医院,及时治疗。对于父母,他更是关心,他最担心的是父母生病,因此,他一有空就帮父母劈柴、收拾好柴火,摘菜、煮饭乃至洗衣服等,减轻父母的负担。

  夫妻共同创业,走致富道路。2011年,在朋友的资助下,夫妻俩共同创建了儋州市江建专业养牛合作社,也成了当地专业养殖户。他走遍周边各个养殖户,建立起良好的信息、互助关系网,经常与同行在实践中共同探讨养殖技术,研究解决养殖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良方妙策,不断提高专业养殖水平。他们不仅自己走养殖致富之路,还带动乡亲共同致富,在技术上、种苗上给予扶持,在他的带动下,江头村许多村民也养起了牛和羊。

  在致富的道路上,夫妻俩有着较强的环保意识,他们以身作则,并动员和劝说养殖户将养殖场地建在远离村子的胶林中,受到邻里甚至附近村里人的赞誉。

曾艳

  曾艳,儋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她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夫妻俩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他们十分重视对孩子们的教育。

  以身作则让孩子学会担当。记得有一年,台风莎莉嘉登录海南,时任部队副团长的爸爸带领解放军叔叔到前线抗洪救灾,当急诊护士长的妈妈也到医院抢救受灾的群众,作为两个特殊群体工作的父母,毅然选择了履行自己的使命,担起肩上的重任,然而确让8岁的欣悦独自在家,临走时不忘对她嘱咐一番,女儿亲眼目睹了父母坚守着那份责任,明白了做人一定要有担当。 

  加强教育让孩子学会感恩。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基本要求。他们经常对女儿说:“一个人懂得感恩,就会拥有幸福,一个人心存感激,就会更加快乐。”女儿从上幼儿园开始融入集体生活至今,始终以感恩宽容的心态成长着,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深受师生喜爱。因他们工作性质,陪伴父母的时间屈指可数,5岁起她每年寒暑假便独自乘坐飞机回老家,一路波折回到老家陪伴爷爷奶奶,对老人非常孝顺。

 许丽娇

  许丽娇家住西干社区居委会,一家人用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点滴情诠释人间真爱,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艰苦创业,勤劳致富。许丽娇一家吃苦耐劳,白手起家,勤勤恳恳,他们以诚实守信的理念用心经营,竭力扮演好个人的社会角色,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过上了小康生活。

  勤俭持家,助人为乐。该家庭经过努力,虽然过上了好日子,但全家人始终坚持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穿着使用不追求铭名牌,有些物品通过整合遁环利用,节约能源,倡导绿色生活;关注民生大计,关心教育事业,积极帮助困难户、贫困户,为乡村发展尽绵薄之力。

薛石坚

  提起儋州市排浦镇的薛石坚夫妇无人不知晓,两人均是三级残疾人,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他们从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残疾贫困户变身为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和运输能手,乡里乡亲没有哪个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早些年在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下,薛石坚买回了两头种牛,开始了自己脱贫致富之路,积累下了丰富的养殖牛羊经验2017年,排浦镇党委和镇政府将薛石坚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镇委镇政府的引领下,2017年5月,薛石坚在农村信用社申请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购买了5头牛和6只羊,交由妻子饲养。薛石坚没有闲着,他另找到了一份运输的工作,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只要雇主一个电话,薛石坚都会勤快的跑去送货。

  薛石坚勤劳肯干,运输口碑越来好,收入也越来越多,利用空闲时间,薛石坚夫妻俩还养上了鸡、种了菜,一家人的生活是越过越红火。虽然是残疾人,但薛石坚靠自己的双手给家庭增收,从不主动提要求、讲困难,还多次向镇政府提出退出贫困户,让镇政府帮扶更多贫困家庭。

羊寿林

  羊寿林,是西庆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很小的时候,家里就遭遇到了不幸,哥哥不幸患病,家里为哥哥治疗欠下大笔债务,仍然没有保下哥哥的性命。在羊寿林踏上讲台不久,他的弟弟和妹妹也相继患上了精神疾病,失去了理智,经常哭笑无常,伤人毁物,为了不让他们给社会带来危害,父母也四处寻找名医为他们治疗,目前妹妹的病情稍微能控制,但弟弟的病一直没有好转,现已欠下医疗费五万多元,在这二十多年里,父亲过度操劳,已双目失明多年,父母已八十多岁高龄,需要照顾,弟弟和妹妹也因病需要有人监护,治疗费及其子女的一切费用都落在羊寿林和妻子的肩上,所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为了家庭和睦,为了父母,弟弟和妹妹,能吃饱穿暖,也为了能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羊寿林的妻子几乎包揽了家里所有的活计。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早早把饭菜做好,让一家人吃饱了才忙自己的事,每天为全家刷洗衣服,一天下来累的腰酸背痛,还要照顾老弱病残的家里人,从不叫苦,从不喊累,默默努力着。夫妻俩的一举一动受到邻里的夸奖。

杜卫红

  杜卫红是儋州市地方税务局第五税务分局主任科员,他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评。

  2016年,当时的杜卫红还在部队服役,杜卫红妻子林道俊怀孕,为了照顾妻子和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减轻妻子负担,杜卫红放弃了在省城工作的机会,选择转业回到了驻地,脱下了戎装穿上了税服。2017年4月份,杜卫红接到组织任命去木棠镇薛宅村挂职任第一书记,他回到家中积极做好妻子思想工作,并按时到工作岗位上报到,真正做到了舍小家顾大家。

  到了薛宅村委会后,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杜卫红干脆从政府统一安排在开发区的宿舍中搬出来,搬进了薛宅村与村民们吃住在一起,深入薛宅委会的每一个自然村,走村串户倾心交谈,与村干部、村民拉家常、谋发展。在他的带领下,2017年薛宅村脱贫94户502人,指导村“两委”成立村级集体企业薛宅实业有限公司,带领贫困户发展种桑养蚕、绿壳蛋鸡、南药、三角梅,实现了扶贫产业落地。目前已建有4个养殖场,养殖绿壳蛋鸡19000只,种植南药285亩,种植三角梅20.6亩,2017年公司为每户贫困户平均分红12000多元。杜卫红也被儋州市委评为2017年优秀驻村书记。

  工作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妻子的支持,大儿子今年12岁,正是小升初的关键时期,小女儿也才刚刚满月,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不让丈夫因家务而分心,妻子承担起了家中的大事小事,把家庭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即使再累,也没有向丈夫抱怨过。

严鹏

  南大附中儋州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严鹏老师的家庭是一个三世同堂的五口之家,虽然平凡普通,但是夫妻和睦,婆媳和美,家庭和谐。

  亦侣亦友,相濡以沫。严老师和爱人祝老师,他们一个来自陕西,一个来自湖北,怀揣教育初心,砥砺前行,不远千里,扎根海南。他们决心为建设美好新海南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爱岗敬业,共同进步。夫妻俩同时在南大附中儋州一中任教,两人长期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相互支持,不断提高教学教研水平,多次获得专业论文比赛名次并受到了广泛好评。严老师长期任教高三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勤恳,业绩显著。2015年,严老师被任命为校语文教研组组长。

  尊重包容,和谐维家。夫妻之间相互尊重包容,孝敬父母,爱护幼女,和谐维家。严老师因为长期任教高三并担任班主任,祝老师主动承担家务。一有空暇,严老师就会承担起全部家务,好好照顾妻女与父母。2015年,祝老师因故住院,身为班主任的严老师每天下晚自习之后赶到医院,晚上11点多再赶回家,凌晨4点多给妻子做早餐送早餐,清晨6点多再赶回学校。他们夫妻爱岗敬业,共同进步,得到大家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