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女性话题 > 文化 > > 文章页

黎族龙被复活记:海南五位传承人历时十个月完成复制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20-05-14 17:49:46

  4月初,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龙被复制项目评审会”现场,摆放着一套由三幅彩锦连缀而成(三联)的黎族龙被。底色为墨蓝色,色彩厚重又不失绚丽,龙被上的龙、凤、麒麟、吉祥鸟、鲤鱼以及仙草等图案栩栩如生。龙被由白沙5位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历时10个月完成。

  “复制黎族龙被,在海南尚属首次,白沙在黎锦非遗文化传承上大胆尝试,这一做法值得肯定。”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与传统的黎族龙被相比,白沙这一龙被在原材料、染色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异,但从织绣技艺来看,它在还原黎族龙被制作技艺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新品”最终通过了专家评审。


白沙复制的龙被作品。海南日报记者 曾毓慧 摄

 

技艺失传多年

  黎族龙被,因其产地主要在古崖州,也称为崖州被,是进贡朝廷的珍品。

  对于黎族龙被,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海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会于2013年编撰《海南黎族传统工艺》这般描述:“龙被是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四大工艺于一身的精品,是黎锦中文化品位最高、技术最高超的织锦工艺美术品。”

  然而,现今,黎族龙被稀缺已是不争的事实。白沙文化馆馆长符少玲介绍,当地政府部门目前馆藏的龙被仅有3幅,在白沙民间也鲜见龙被。让人感到忧心的是,黎族龙被的制作技艺由于种种原因已失传多年了,如何寻回失落的龙被制作技艺成为黎锦技艺传承中的重要一环,且迫在眉睫,而这,也恰是白沙此次不遗余力推动“龙被复制”项目的最大初衷。

  白沙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张质珍告诉记者,自2019年6月起,白沙鸿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始承担黎族龙被复制项目的执行工作,该企业负责人符建阳将在白沙多个乡镇收藏得来的数张龙被,提供给白沙纺染织绣非遗传承人研究、学习,同时还组织传承人远赴江苏观摩学习江南织造、苏州刺绣的技艺。

  今年58岁的王瑞妹是海南黎族纺染织绣技艺省级传承人,她与其他4名县级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一起完成了这一项目。

  “从某种程度而言,苗族刺绣与黎族龙被的绣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符建阳说,为此,该项目还邀请贵州省苗族刺绣非遗传承人长期驻留白沙指导、协调龙被复制项目。

 

还原诸多工艺

  针法、绣法,花足时间与精力来学习,或能琢磨出其中的七八成“门道”,但在制作原料上,复制黎族龙被似乎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作为白沙“龙被复制项目评审会”专家评委之一,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韦慎认为,黎族龙被的原料为海南岛树棉。根据植物分类学,海南岛本地棉为锦葵科棉属多年生灌木状植株的种籽纤维,其棉铃一般有黑子8至9粒不等。由于海南岛日照充足,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并略带碱性,海南岛本地棉可生长至6米高。目前,海南岛树棉已经没有种植量,染料部分失传,有些植物染料也很难找到,这是复制龙被的最大难处,也是瓶颈之一。


用海南岛树棉棉絮手纺的棉线。韦慎供图

  除原料外,复制黎族龙被在染料与图案构思上也面临不少难题。记者走访数位黎族龙被藏家了解到,龙被多采集黄姜、鸡血藤、苏木、板栗壳等植物榨汁染色后,又多次晾晒及风干,但由于没有具体文字记载,这几种染料的搭配比例有待慢慢推敲。《海南黎族传统工艺》一书记载,龙被构图严谨,色彩艳丽,题材广泛,凡是天上、地上、人间诸多事物以及神话传说中诸多形象,都是龙被图案表现的元素。以龙的形态为主,其他陪衬的图案有自然界的日月、祥云、彩虹,有八仙、五子登科、福禄寿等神话人物图案,也有麒麟、白虎、金狮、仙鹤、喜鹊、蝙蝠、鲤鱼等图案,大多还会添加灵芝、仙桃、桫椤、牡丹、莲花、幽兰、金菊、翠竹等花草植物图案。

  “在白沙,能借来观摩学习的龙被可能也就四五件,我们要反复揣摩与修改图案的绣法。”在王瑞妹看来,双面绣技艺在黎锦织造工艺中一枝独秀,织绣者可以通过仔细数线条,算出经线、纬线的数量来走线,然后“在大脑中画图”并由此织出图案,但研究龙被技艺,它应是先织好布料,再用丝线在布料上绣出花纹图案,这种绣法属于单面绣,工艺难度最大。

  她说,织绣龙被的挑线工序是一门细活,以绣出龙鳞图案为例,一般都要里外绣足三层,才能凸显出它的纹路与色彩层次。由于龙被图案绣的是丝线,一旦走错线,拆线容易起毛,补线又容易导致饱和度不均匀。

  来自海口的龙被藏家廖善新建议,在推动“龙被复制项目”过程中,尤其是手纺线与植物染色这两个环节不能忽略。


海南岛树棉枝叶繁茂,挂果棉铃很多。韦慎供图

 

龙被精髓何在

  龙被出现的最早年代,一时似乎难于精确考证,但自明清以来,龙被悄然“飞入寻常百姓家”,尤其是随着清朝的结束,龙被的贡品身份慢慢淡化。

  “龙被复制项目评审会”专家评委通过对比观摩发现,白沙这一刚刚织绣而成的龙被显得更为具象,尤其是龙的眼睛、龙须、龙鳞似乎显得更传神。“元代、明代的龙被图案没那么传神,清代末期以及民国时期的作品,龙被的图案更加丰富,造型更显得具象。”符少玲认为,从目前搜集得来的黎族龙被来看,无论是色彩还是图案,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中大多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目前,部分产自于清代的龙被还绣入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纹样。


海南岛树棉棉铃个头饱满。韦慎供图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韦慎介绍,龙被的图案色彩应与所处的年代有关,如早期的龙被多用黄色丝线来绣,清末至民国时期,红色丝线织绣开始增多。在黎族地区,有声望的长者,或是家世显赫的老人过世后也用墨蓝色(或蓝黑色)的龙被盖棺;而红色的龙被多用于“红事”,如大户人家的婚礼拜堂、子女祝寿、盖房升梁等。时过境迁,随着社会发展,黎族有些传统习俗淡化,龙被的使用场景渐渐变少,再加上龙被制作技艺复杂,且耗时长,自民国末期以后,随着掌握古老织锦工艺的民间艺人相继去世,制作龙被的技艺慢慢地就这么失传了。

  韦慎认为,同样是黎族龙被,但不同时期的作品图案以及构图都有一定区别,这也反映了当时流行的审美观念与社会人文背景,现代人要想复原黎族龙被,就要先读懂黎族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要了解黎族群众自古以来的精神信仰,才能更好地学会与传承这门失传多年的黎锦技艺。

  “区别于黎锦服饰用品,龙被在黎族地区代表的是一种虔诚的精神信仰。”白沙文化馆馆长符少玲介绍,龙被的织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摘棉、脱棉籽、纺纱、染纱到织绣除龙被,诸多细节在黎族民间都很有讲究。

  资料显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不能参加龙被的织制,必须要技术高超且身体健康的织绣者,才能担任织绣龙被的工作;从开始到完成织绣这段时间里,不管是半年还是更久的时间,织绣者每天都不能间断,无论工作多忙多累都要坚持,即便是确实忙不过来,也要把织布“动一动”,或“绣一绣”;织造龙被可以用踞腰织机,织出来的花纹图案比较传统、色彩单一,也可用脚踏织机织好底布,再绣上图案。

  龙被因黎族支系和居住地区相异,各具特色,其款式多样,一般由单联、双联、三联、四联、五联和七联组成,最常见的是三联龙被,长度一般在1.7—3米,最长可达3.8米,宽一般在1.1—1.4米。五联幅和七联幅分别由五至七幅彩锦连缀而成通长2至—3米,宽1.5米左右。